首页
艺讯
看展
节目
艺课
艺库
专题
何以文明
下载APP
返回央视网>>
  • 诗画中国
  • 中国考古大会
  • 美术里的中国
  • 荣宝斋
  • 古韵新声
  • 如果国宝会说话
  • 国家宝藏
  • 一日一字圣教序
  • 书画游学课
  • 牛爷爷的书法
  • 博物馆说
  • 书画百科
  • 国宝讲坛
  • 艺林春秋
  • 2025央博新春云庙会
  • 万福送万家·2025春联征集
  • 何以文明大展
  • 千年文脉 海上丝路
  • 全球少年书画艺术大会

网页

网页 视频
热搜榜
下次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使用合作网站账号登录 微信 QQ 新浪 支付宝
  • 绘本创编,脚本先行——如何写出好脚本?

  • 欢迎走进良博“2034”——良良与M豆的“十年之约”

  • 我们一起画“良渚”

  • 如何巧妙运用色彩

  • 良良与M豆说良渚(一):良渚文化是如何发展而来的?

    良渚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这是一支分布于长江下游环太湖流域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以精美的玉器和黑陶而著名。它创造的文明元素融入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进程,实证了中华5000多年的文明史。

  • 良良与M豆说良渚(二):5000年前的良渚先民吃什么?

    良渚文化是生长在湿地里的一个特别的古文化,以种植水稻为基础,这在世界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有着独一无二的地位!

  • 良良与M豆说良渚(三):良渚先民的餐具长什么样?

    良渚文化时期,制陶业已经十分发达,专业的工匠使用先进的快轮加工技术,制作出一件件形态规整对称、整体风格端庄稳重的陶器。

  • 良良与M豆说良渚(四):伐木累不累?良渚先民知道

    木材是良渚时期人们大量使用的自然资源。5000年前的良渚古国,人们居住和出行都离不开木材的加工利用,木作工具帮助良渚人构建家园,奠定了社会生活的基础。

  • 良良与M豆说良渚(五):良渚先民如何纺织?

    5000年前的良渚文化时期,人们可能已经使用麻布或丝织物。当时的服饰除了御寒、遮羞、装饰等实用功能外,还用于区分等级和身份,比如,丝织物也只有特殊身份的人才能使用。

  • 良良与M豆说良渚(六):5000年前的“字”,你认识吗?

    良渚时期的玉器、陶器、石器上已发现刻画符号约1000个,它们既有图画性质的表意性符号,也有线条简单的指示性符号,这些符号背后有什么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 良良与M豆说良渚(七):何以成玉

    良渚时期,玉器不是生产工具,而是从事礼仪活动的道具,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那么,良渚玉器需要经过多少道加工工序?

  • 良良与M豆说良渚(八):良渚神徽的“秘密”

    良渚文化神徽也被称为神人兽面纹,是良渚王国先民共同崇拜、尊敬的统一信仰。神徽形态固定,在玉器上位于核心位置,也是象牙器、嵌玉漆器等其他良渚文化高端礼器上的主要图案。

  • 良良与M豆说良渚(九):玉琮、玉钺和玉璧

    玉器是良渚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5000年前的良渚先民,将对神的崇拜融入琮、钺、璧等玉器中,形成独特的玉礼器系统,用来标识身份和区别阶层。

  • 良良与M豆说良渚(十):揭秘良渚古城

    良渚古城遗址位于大遮山脉与大雄山两山之间的平原地带,面积约800平方千米。为什么良渚先民会选择在这里建都城?因为这里的山地中拥有丰富的矿石、水、动植物等各类资源,能为当时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

  • 良良与M豆说良渚(十一):走,去良渚城外看看

    良渚古城的外城由文家山、杨家村、卞家山、高村、里山、前山、和尚地、扁担山等条形高地连接起来,对古城形成一个半包围圈,围合区域约6.3平方千米。这些高地上有平民墓地、手工作坊和生活居住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