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良与M豆说良渚(一):良渚文化是如何发展而来的?

来源:央视网 | 2024年03月11日 15:18
央视网 | 2024年03月11日 15:18
正在加载

良渚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距今约5000年前。这是一支分布于长江下游环太湖流域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以精美的玉器和黑陶而著名。

距今12000—4000年间,太湖的形成与气候、地理环境的变迁,对人类文明的产生有着巨大的影响。

1、距今7000年前的马家浜文化时期:栽培水稻,用釜煮食物,制作玉玦。

2、距今6000年前的崧泽文化时期:遗址数量增加,用鼎炊煮,以玉璜装饰。

3、距今5000年前后的良渚文化时期:遗址数量暴涨,出现了不同等级的聚落,农业与手工业趋向专业化与精细化发展,形成成套的玉礼制。

4、距今4300年前后钱山漾文化与广富林文化时期:既保留了一些良渚文化元素,又吸收与融入了其他文化的元素,形成了富有自身特色的新文化。

距今5500年前的一次降温,使全球气温由暖湿变为干凉。先民们开始向平原低地迁徙,农业逐渐成为人们赖以生存的最主要的生产模式。

距今5000年前后,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到了中国长江下游的环太湖流域(今天的浙江、江苏、上海一带)。随着人口增长,聚落扩张,以水稻种植为主的农业迅速发展,并成为当地主要经济基础。

造水坝、筑土台、种水稻、建城市,先民们有组织、有分工,随之出现社会等级分化,并形成了共同信仰——因此,良渚文化进入到了文明阶段,具备了早期国家的形态。

在距今大约4300年前后,良渚古城因洪水泛滥而消亡,但它创造的文明元素融入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进程,实证了中华5000多年的文明史。

接下来的“良渚科普”系列,将从稻作农业、陶器、木作、纺织、刻画符号与原始文字、玉器、神徽、玉琮、良渚遗址、水利系统等方面,全方位介绍良渚文化这一中国文化瑰宝、世界文化遗产。

编辑:刘梦迪 责任编辑:邓莫南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