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
9月17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博”数字文化艺术博物馆和中国楹联学会共同主办的“中秋云诗会·2024甲辰中秋主题雅集”在北京颐和园“太美术馆”举行。
9月17日举行的“中秋云诗会·2024甲辰中秋主题雅集”,在北京颐和园“太美术馆”同步举办了“中秋云诗会——沉浸式书法诗联数字展”,来自全国各地的书法家创作了百幅诗联书法作品进行展出。
提到泰山,有一句话很是流行:“泰山会征服每一个‘嘴硬’的人!”虽然有一定的玩笑意味,但也不难感受到人们对爬泰山的敬畏之情。泰山风景名胜以主峰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其山体高大,形象雄伟;尤其是南坡,山势陡峻、主峰突兀,山峦叠起、气势非凡,蕴藏着奇、险、秀、幽等鲜明特点。
素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这“五绝”著称于世的黄山,是集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地质公园三项“桂冠”于一身的名山。长久以来,世人眼中的黄山,有着“人间仙境”“天下第一奇山”等诸多美誉。黄山地处皖南山区,属中亚热带北缘、常绿阔叶林、红壤黄壤地带。这里以山地为主,是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分布着丰富的森林资源。
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的峨眉山,以“雄、秀、奇、险、幽”著称;又因为拥有着大量佛教文物、寺庙建筑、碑刻等历史遗存,“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是这处文明瑰宝身上尤为耀眼的标签。层峦叠嶂之间山势雄伟、云蒸霞蔚,四处弥漫着浓郁神秘的氛围。自先秦以来,峨眉山就成为了世人所景仰的钟秀之地。
武夷山自然风光的独树一帜,在于它拥有典型的丹霞地貌,被誉为“碧水丹山”。其位于福建西北部、闽赣两省交界处,风景如画、人文荟萃。更为难得的是,这里还是乌龙茶和岩茶的发源地。随着2022年11月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武夷山目前拥有的“三世遗”让人一经提及,便满生憧憬和向往。
《运河览胜图》是扬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被誉为扬州的《清明上河图》。画面分为水、陆两部分,从繁忙的河运到岸上的市民生活,画家皆做了生动描绘。再看河岸上的建筑工整有序,街上商铺林立,药铺、理发店、包子铺……画家用极为细腻的手法,绘制了当时扬州人民的生活。这幅画不仅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有珍贵的历史价值。
1970年,在驾鸡沟向阳轴承厂19号地下粮窖出土了一块含嘉仓刻铭砖。这块砖断代为唐朝,现保存于洛阳隋唐大运河博物馆,是该馆镇馆之宝。含嘉仓刻铭砖长、宽各33厘米,厚6厘米,上刻10行字,前面几行为“含嘉仓东门从南第二十三行从西第五窖,苏州通天二年粗糙米白多一万三,十五石,内右圣历二年十一月八日纳了……”
“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州桥虽然不断出现在诗篇中,却只给后人留下一个传说般的身影。直到1984年8月,开封市政部门在修筑下水管道时才意外发现了州桥遗址。从此,州桥由一个美丽幻影,逐渐拥有了丰满的真实。州桥石刻壁画是目前国内发现的北宋时期体量最大的石刻壁画,雕有祥云、瑞兽、海马、仙鹤等等。
“二十日,晴,客杭。登吴山,城隍庙壁画二鬼颇得。回立门首,左顾西湖,右观大江,杭郡人家,皆在足下......”以上文字摘自郭畀的《客杭日记》。郭畀,元代书法家,镇江人士,与赵孟頫、倪瓒等往还。其书学赵孟頫,得神髓而自成一格。其日记手稿《云山日记》记录了他从至大元年(1308年)八月二十七日至至大二年(1309年)十月三十一日的日常书画活动和交往交游。
“云光水色潞河秋,满径槐花感旧游。无恙蒲帆新雨后,一枝塔影认通州。”通州取自“漕运通济”之意,南北大运河的贯通,使通州成为京杭大运河段北端一座重要的漕运仓储大码头。通州的文化离不开运河的文化。在北京市通州区博物馆里,陈列着一把别样的扇子,扇面上勾画着许多奇怪符码,它并不是一把用来扇风乘凉的普通扇子,而是参与清代漕运监察制度的重要工具。
“北端钟鼓楼,向南经万宁桥、景山,过故宫、端门、天安门、外金水桥、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正阳门、中轴线南段道路遗存,至南端永定门,太庙和社稷坛、天坛和先农坛分列中轴线东西两侧”,北京中轴线上的这15处遗产构成要素,涵盖了古代皇家宫苑建筑、古代皇家祭祀建筑、古代城市管理设施、国家礼仪和公共建筑、居中道路遗存5种不同类型的历史遗存。
“金沟河上始通流,海子桥边系客舟。却到江南春水涨,拍天波浪泛轻鸥。”万宁桥作为中轴线上最古老的建筑之一,应了其名“万年永宁”之意。其饱经沧桑百余年,历经元代漕运舳舻蔽水的盛况,到清代荷花满池的宜人之地,见证了朝代更迭,时移势迁。
端门是帝王宫殿的标志性意象,同时象征着区分宫城内外的重要分界线。于百姓眼中,端门是皇宫禁地的外在标志,这也暗示了其作为皇城外朝建筑的内在礼制属性。
钟鼓楼是坐落在北京中轴线北端的一组古代建筑,是钟楼和鼓楼的合称,位于东城区地安门外大街北端,是元、明、清都城的报时中心。在城市钟鼓楼的建制史上,其形制最高,是古都北京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位于北京中轴线的核心位置,形成于明代并于20世纪中叶扩建,成为北京中轴线公众化转变的重要实例之一。天安门广场的规划格局延续并强调了以北京中轴线均衡对称的原则,其建筑与景观展现出20世纪中叶公共建筑对民族风格的探索与创新,是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和建筑发展的里程碑。
下载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