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画创作的时代精神与语言革新学术研讨会暨邀请展在中国国家画院举办

来源:央视网 | 2025年03月13日 19:07
央视网 | 2025年03月13日 19:07
正在加载

开幕式现场

开幕式现场

3月11日,由中国国家画院主办,中国国家画院理论研究所、中国国家画院人物画所、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中国美术报》社共同承办的“人物画创作的时代精神与语言革新学术研讨会暨邀请展”在中国国家画院明德楼国风堂举办。来自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国家画院、中国美术家协会、各相关艺术院校、机构的领导、嘉宾,以及参展艺术家和参加研讨会的学者专家出席了开幕式。

原文化部部长蔡武为活动揭幕。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卢映川宣布研讨会暨邀请展开幕。中国国家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刘万鸣,中国美术家协会原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徐里,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名誉院长田黎明,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艺术委员会主任赵建成,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副司长何亚文先后致辞。本次活动学术主持、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研究员徐涟主持开幕式。

开幕式现场嘉宾合影

开幕式现场嘉宾合影

刘万鸣表示,中国国家画院作为国家级美术创作研究机构,坚持以“经典引领,品格立院”的艺术理念,多措并举在美术创作、理论研究、人才培养等领域深耕,近十年来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此次“人物画创作的时代精神与语言革新”学术研讨会暨邀请展是继2024年推出“山水画创作的时代精神与语言革新”的系列延伸。展览在百年中国画创新发展的大背景下,聚焦人物画创作,对当代中国人物画创作的总体面貌作一个较为系统的梳理与研究。一方面,通过27位艺术家的创作,探索中国画创作的最新面貌,展示艺术创作中的“语言革新”;另一方面,通过将学术研究与展览相结合,邀请专家学者与代表性的艺术家参与,共同展开具有针对性的讨论,大家一同探索并发出“时代精神”的声音。

嘉宾参观展览

嘉宾参观展览

徐里表示,新时代以来,人物画创作在形式语言上做了很大的突破。从工笔重彩的精致叙事到水墨写意的意象表达,从现实主义的宏大叙事到个体生命经验的微观刻画,艺术家们以多元的视角和实验性的手段赋予了人物画新的精神内涵,使这个阶段的人物画既保留了传统笔墨根基,又通过材料、技法和题材的革新形成了多元并存的格局。这种革新,既是艺术本体的自觉,更是时代变革的镜像。站在新的历史交汇点,我们更需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肩负起记录时代、引领风尚的责任,希望艺术家们在时代的精神中融入艺术的灵魂,共同书写中国人物画的新篇章。

田黎明表示,中国人物画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脉,并以意象的思维与情怀呈现出生生不息、循环往复的创造与发展。今天的人物画探索传承革新,艺术家们是以赤子之心,在意象的现代性上下功夫,在审美的表现方法与造型语言上下功夫。我们要传承传统绘画理念,领悟前辈的学术品格,内外兼修,向学术求真,把学术课题融汇在中国文化的整体观和人文体验的真善感知中。面对更多的文化观念和思潮,我们要吸纳世界优秀的人文智慧,这些都会给予人物画以整体的审美气象,有力地推进人物画语言在传承中的发展革新。

嘉宾参观展览

嘉宾参观展览

赵建成表示,在历史长河中,人物画作为重要的艺术载体,多维度、多视角地反映和解读着中国的社会、历史与文化,它不仅记录了时代的变迁,更在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中,展现出独特的时代意义与价值。新时代,中国人物画在发展与变革过程中涌现出许多优秀的画家,他们把中国画改革的最新成果引入到创作中,使人物画创作不仅融汇了数千年绘画的优良传统,而且赋予了作品新时代的精神风貌,同时也改变了中国画的实践形态和样式面貌,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画的历史变革和创新发展,催化了中国画全因素语言的形成与发展。

何亚文表示,人物画在漫长的历史发展和艺术演进过程中,开辟出一条与其他美术科目并驾齐驱,又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近代以来,西学东渐,人物画在中西美术文化交流中取得新的发展,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中持续焕发新的光彩,不断开创新的艺术进程,并发挥新的社会价值。理论源于实践,实践检验理论,期待通过这次展览和研讨会的举办,进一步推动美术界坚守人民立场,助力梳理总结人物画创作的发展脉络,提炼归纳人物画创作的经验规律,推进理论成果转化为创作实践,使人物画的创作研究迈上新的台阶。希望广大艺术家与专家学者继续从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中提炼新主题、萃取新题材,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新时代人物形象。

嘉宾参观展览

嘉宾参观展览

徐涟介绍了本次活动的主旨,她说,此次活动是以当前重要学术话题为意旨,将学术研究与展览相结合,邀请专家学者与代表性的艺术家参与,共同展开既有针对性,又可由此延伸开深度的讨论,是中国国家画院开展理论建设与学术研究的一种尝试。本次展览聚焦中国人物画创作,在百年中国画创新发展大背景下,选取了部分有代表性的人物画家参加展览,并与理论家进行互动交流。展览作品清晰地折射出改革开放以来,不同时期艺术风潮与语言风格的变迁与发展。从艺术家的创作实践出发,探讨人物画创作的时代精神与语言革新,对于中国画在当代与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圆桌会议现场

圆桌会议现场

开幕式后,进行了主旨演讲与圆桌会议方式的学术研讨。主旨演讲环节分为“传统人物画的历史变迁”“东西融合背景下的中国人物画”“当代中国画人物的语言与观念”等三个议题。中国美术馆研究馆员刘曦林,中国画学会创会副会长、江苏省中国画学会会长高云,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尚辉,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彭锋,中国国家画院美术理论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高天民,中国美术馆研究部主任裔萼,中央美术学院科研处处长于洋分别以“现代中国人物画的创造与转化”“美美与共——谈谈工笔人物画的语言与观念”“人物画的时代课题”“人物画的发展关键在于理论研究”“20世纪人物画的现代性诉求”“中国人物画在景观社会中的困境与突围”“新中国初期主题性人物画回望与探析”为题作主旨演讲。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3月26日。(图片来源:中国国家画院)

编辑:韩丹 责任编辑:邓莫南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