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现文明·绵延》:这是一条来自故宫的神秘小蛇……

来源:央视网 | 2024年11月18日 10:12
央视网 | 2024年11月18日 10:12
正在加载

撰稿:孙怡

龙年的祝福犹在耳畔,蛇年的序曲却悄然奏响,随着《故宫日历·2025年》的问世,一条来自故宫的小蛇引发了热议。毕竟,在多数小伙伴的心目中,蛇是令人自然生畏的存在。

本期《物现文明》的主角便是这条来自故宫的灵动小蛇,听过它的故事,或许会令你对蛇的印象大大改观。

今天你遇到“它”了吗?

“上古草居患它,故相问无它乎。”这是《说文解字》对于“蛇”字的注解。也就是说,那些年先民见面时的问候,不是“您吃了吗”或者“过得好吗”,而是“今天你遇到蛇了吗”。

这算哪门子问候?但在上古时期,人们或住在洞穴里,或住在草丛里,蛇患频出,因此人们见面时,总是先心有余悸地问上一句“无它乎?”——亲,你家里有蛇出没吗?“它”字就是对“蛇”的专有称谓,当然,该字后来引申成为对第三人称的代词沿用至今,人们也逐渐忽略掉了其与蛇密切相关的本源。

在甲骨文里,“蛇”字是三角形的蛇头,曲折扭动的蛇身,反映了先民们象形造字的原则。蛇也是中国先民最重要的图腾之一。

在古代典籍和出土文物中已有较多关于上古时代蛇的记载,比如晋代郭璞注《山海经·大荒西经》曰:“女娲,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变。”汉画像石中有人首蛇身的人类始祖伏羲、女娲。闻一多先生在《伏羲考》中认为,龙的主干部分和基本形态是蛇,在发展过程中,“接受了兽类的四脚,马的头,鬣的尾,鹿的角,狗的爪,鱼的鳞和须……于是便成为我们现在所知道的龙了”。

唐人《伏羲女娲像》单页,故宫博物院藏

唐人《伏羲女娲像》单页,故宫博物院藏

从生物学意义上来讲,蛇是爬行纲蛇目的爬行动物,早在距今约1.45亿年前的白垩纪便有出现,在中新世开始大量发展起来。从记载来看,蛇在中国古代是一种常见的动物,在良渚文化和二里头遗址已出土相关纹样的器物。但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程中,随着龙的地位的上升,蛇的地位逐渐下降。

中轴线上的神秘小蛇

午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坤宁宫、御花园……沿着故宫建筑群中轴线一路向北,你可能注意到了一座叫做钦安殿的殿宇,那条游上《故宫日历》封面的神秘小蛇就出自这里。

钦安殿位于紫禁城中轴线北端,是北京中轴线上唯一的神殿,是明清帝王供奉北天玄武大帝的场所。据传,永乐皇帝信奉北天玄武大帝,因此在修建紫禁城时,在北方属于水相的方位修造了这座供奉北天玄武大帝的宫殿。到了“万寿帝君”嘉靖当朝,作为最有名的“道教皇帝”,更使钦安殿的“利用率”大大提升。时至清代,日理万机的雍正皇帝同样迷恋道家仙术,希望借此“向天再借五百年”,因此大炼丹药。综上,道教在明清两代宫廷中兴盛不衰,因此钦安殿的地位也无可撼动。

钦安殿内景

钦安殿内景

钦安殿的东西次间和东西梢间的北壁,分别设有十二位雷将画像,纸质彩绘,沥粉描金,贴于墙上。其中马天君像是东梢间由西向东的第一位。本期《物现文明》的主角,便是马天君右手所持枪上的这条灵蛇,缠绕枪上,动感十足,灵动无限。

道经中将马天君称作“正一魁神灵官马元帅”,又有华光大帝、三眼灵光、三眼灵耀、马王爷等称呼。据说他姓马,名胜,字德先,常作白面,美髯,头戴方角幞头,身着黄短绣衫的形象。他右手持枪,枪上有蛇缠绕,左手持金砖,足前有风火轮相导。

纸本神像壁画(局部)

纸本神像壁画(局部)

灵蛇献瑞祈安泰,四季轮回代代兴。众所周知,故宫博物院现藏有186万余件(套)文物,虽然关于蛇的文物数量有限,但也涉及多种材质和门类,万中挑一,这条小蛇的入选,自然归功于它灵动的外在和祥瑞的内涵。

灵性不改 生生不息

中国的蛇文化源远流长,承载着多重文化意蕴。不仅在中国,对蛇的敬畏与崇拜在世界其他古老文明中也广泛存在。古埃及、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古印度等地都流传着与蛇相关的神话传说以及对蛇神的崇拜信仰。

从图腾崇拜、生殖崇拜,到王权象征,再到市井百姓的生肖象征,蛇文化的内涵愈加丰富。它与龟同框便是四灵之一的玄武;人身交缠,便是伏羲与女娲这等上古真神;哪怕化作人身,也是那敢爱敢恨、有情有义的白蛇娘子。

千百年前,先民们逐水而居,在草中遇上了“它”,敬畏了“它”,神化了“它”,传扬了“它”,应用了“它”,绵延了“它”,衍生了“它”。蛇不再是物理意义上令人生畏的无脚兽,而是象征着智慧、顺利、长寿、祥瑞的文化符号,“蛇”所承载的文化意象仍旧绵延至今。

基于此笔者想到了“衍”字。

水行,谓之衍。《说文解字》中,“衍”字意为“水朝宗于海也”,即“百川归海”之意,后由此引申为延展、漫延。后由“漫延”又引申为“盛多”,如杜笃《论都赋》:“国富人衍。”也就是说:国家富强,人丁兴旺。

蛇最初为先民所崇拜,得益于其不死与重生的象征,切合了先民们生生不息,国富人衍的渴求。对于今人,蛇形蜿蜒,也似在提点我们,有蛰伏,有舒展,这是自然规律,也是生存哲理。

编辑:刘梦迪 责任编辑:邓莫南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