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引领 品格立院——专访中国国家画院院长刘万鸣

来源:中国美术报 | 2024年08月14日 14:47
中国美术报 | 2024年08月14日 14:47
正在加载

【编者按】中国国家画院作为国家级美术创作和研究机构,建院至今一直肩负着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为此,首任院长李可染提出了“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的艺术主张;第二任院长刘勃舒提出了“向回归传统和多样探索两个方向展开”及“继承与坚守”的艺术理念;第三任院长龙瑞提出了“正本清源,贴近文脉”的学术理念,第四任院长杨晓阳以作品为立身之本,提出了“大美为真”的艺术主张。第五任院长卢禹舜倡导以“培根铸魂、守正创新”作为新时代画院的发展理念。4月30日,刘万鸣履新中国国家画院院长,并提出“经典引领,品格立院”的艺术理念,明确了画院美术创作的精品要求和品格追求,熔铸画院时代精神的创作方向。近日,《中国美术报》专访了中国国家画院院长刘万鸣,就“经典引领,品格立院”的艺术理念以及中国国家画院的未来发展进行了一次深度对话。

刘万鸣接受记者采访

刘万鸣接受记者采访

中国美术报:出任中国国家画院院长后,您提出了“经典引领,品格立院”的艺术理念,请介绍一下您提出这一理念的初衷。

刘万鸣:中国国家画院作为国内艺术创作和研究的重要阵地,从其创办之初,就肩负着国家创作任务和传承中华文化的责任和使命。

1977年12月12日,中国画研究院的前身——文化部“中国画创作组”正式成立,并承接着“三大任务”:一是为国家提供收藏保存的美术作品,二是完成国家重点创作任务,三是为国家外贸机构提供一定数量的作品以增加外汇收入。在短短11个月的时间内,李可染、刘海粟、叶浅予、吴作人、蒋兆和、黄胄、李苦禅、吴冠中等一批中国美术界的代表画家上交给国家5120幅作品。1979年6月1日,中国画创作组办公地址由原先的北京友谊宾馆南工字楼搬迁至颐和园藻鉴堂。“藻鉴堂”也成为当时国内中国画创作的中心,云集了一大批20世纪中国美术领域的有代表性的艺术家,创作了一批载入史册的精品力作。直至今天,这些经典作品已然成为一个时代的象征,鼓舞着一代又一代艺术家的创作追求。1981年11月1日,中国国家画院的前身中国画研究院正式宣布成立,是那个时期中国美术中国画创作的引领者,使作为民族艺术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画,拥有了国内最高等级的专业创作研究机构。2006年12月14日,中国画研究院更名为中国国家画院,明确了以创作、研究中国画、书法篆刻等艺术为主要职能的目标、任务和责任。

基于这样的历史,我提出了“经典引领,品格立院”的艺术理念。“经典引领”强调画院引领美术家的创作方向并创作出具有时代精神的艺术作品。弘扬中华文化一定要有经典意识,它直接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形象,影响着新时代画院的文化使命与担当。“经典引领”与“品格立院”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品格立院”强调画院在艺术创作、教育、管理等各个方面都要坚持高尚的品格和道德标准。这不仅是对艺术作品质量的要求,更是对整个画院文化和价值观的体现。

中国传统绘画强调“画品即人品”“人品不高,落墨无法”,也就是说什么样的人画什么样的画,一个人的情怀、气息、情趣、品位、清浊等一切精神气质都体现在他营造的绘画笔墨中。创作具有引领性的经典作品,其前提是创作者的人格塑造上具有崇高的家国情怀和理想追求。

“经典引领,品格立院”理念的提出,意在深化画院学术研究,夯实‌画院学术建设和学术研究的基石,丰富画院收藏,助力艺术家创作出内容丰富、思想深刻且有艺术特色的作品。

刘万鸣向靳尚谊介绍画院创研情况

刘万鸣向靳尚谊介绍画院创研情况

中国国家画院考察团赴湖北调研

中国国家画院考察团赴湖北调研

中国国家画院考察团赴湖南省画院调研

中国国家画院考察团赴湖南省画院调研

中国美术报:中国国家画院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新的社会历史阶段,面对新的机遇、挑战和课题,“经典引领,品格立院”这一理念将如何具体指导画院工作?

刘万鸣:文化关乎国本、国运,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立足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着眼赓续中华文脉、推动文化繁荣的重大使命,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重大任务,明确改革路径和具体举措,为新时代新征程文化改革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

中国国家画院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牢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紧紧围绕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在未来的具体工作中,我们会更加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旗帜鲜明讲政治,加强政治建设。作为为国家服务的文化事业单位,中国国家画院要立足自身定位和发展宗旨,旗帜鲜明地讲政治,始终把党建工作放在首位,中国国家画院的每一位党员干部和职工都要坚决拥护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规定和文艺方针政策,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画院艺术家自觉承担起用美术经典作品抒写时代的重要职责,通过创作把对国家民族的情感呈现出来,而不局限于自我的小笔墨情调,作品应追求正气、宏大、深沉、崇高的精神内涵。

二是团结协作,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风清气正”既是一个团体的精气神,也是一个个体的品格和修养。中国国家画院作为艺术创作和艺术研究单位,要树正气,营造良好的创作生态,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为国家创作时代力作、收藏经典美术作品。作为艺术家,要坚定文化自信、坚守艺术理想、恪守职业道德、注重人格修为、遵循艺术规律,坚持传承与创新,用优秀作品引领时代风尚,凝心聚力,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创作生态。

三是对体现正能量的艺术流派秉持兼容并蓄的态度。中华文明自古以来就以一种包容的态度对待外来文化的融入,这是我们文化自信的体现。全球化的今天,文化艺术的交流互鉴成为常态。作为艺术创作者,以包容之心态,接纳多种艺术形式,使其为我所用。中国国家画院创作的宗旨是在守正的基础上,对各种流派、风格接纳融之,这样才能真正完善自我的创作,体现大国美术的气派,呈现大国美术的气度。

、四是在创作研究交流等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开展美术创作、美术理论研究、美术交流与合作是中国国家画院的主要职能,作为全国画院系统的“领头雁”,中国国家画院应认清自己的责任和担当,利用自身优势,在锚定创作方向、策划选题研究、调动海内外艺术家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引领美术创作的全面展开,担当起更有影响力的主题性创作,开展和挖掘更有深度的美术理论研究,充分发挥画院作为国家公益一类机构的作用。

五是继承发扬老一辈艺术家的艺术思想和精神。推进文化发展,基础是继承,关键是创新。在中国画的发展和传承中,‌师承关系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这既是中国美术的传统,也是中华传统美德的弘扬。中国国家画院自成立以来,注重以老带新的方式,竭力培养更多“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和艺术新秀。中国国家画院的老一辈艺术家在从艺为人方面都是我们学习的典范,我们应该继承和学习前辈艺术家谦虚的态度、高尚的品格、无私的奉献精神和勤奋的工作作风,永远坚守对艺术的赤诚热爱、坚守艺术的理想、坚守创作的品格,这也是中国国家画院作为国家级美术创作队伍的创作理念和精神坚守。

六是高度重视人才的选拔与培养。人才是画院发展的根本,‌是确保画院能够持续创作出高质量艺术作品和培养新一代艺术家的关键。中国国家画院作为国家级美术创作和研究机构,理应拥有实力最强的创作研究队伍。在人才选拔方面,我们要坚持政治标准和专业标准,选拔德才兼备、综合素质高、专业能力强、敢担当善作为的人才,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画院风清气正,才能吸引和培养一批能力高、品格优异的艺术人才。

中国国家画院考察团赴吉林调研

中国国家画院考察团赴吉林调研

中国国家画院考察团赴哈尔滨师范大学调研

中国国家画院考察团赴哈尔滨师范大学调研

中国美术报: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站在新的历史节点,可否简单介绍下中国国家画院接下来的工作安排以及对中国国家画院未来发展的展望?

刘万鸣:作为国家级的美术创作、研究机构,中国国家画院主要负责美术创作、研究工作,“经典引领,品格立院”这一理念涉及画院工作的方方面面:

首先,艺术创作与研究是画院的核心,中国国家画院承担着传承中华文明、歌颂新时代的任务,近年来,画院连续开展了“黄河”“长江”等国家重要文化主题创作项目,鼓励艺术家通过创作传承经典,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此外,由中国国家画院牵头的全国画院系统品牌展览“第九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将邀请全国画院的艺术家参与创作,艺术家们一定会在创作过程中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以确保作品的质量和深度。

第二,以展促藏助力经典作品的收藏、保护与研究。画院的收藏与展览和其他博物馆、美术馆的定位不同,作为创研单位,中国国家画院的收藏更强调作品的经典性以及学术研究价值。经典作品作为画院收藏的底气与自信,不仅是画院收藏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画院学术研究和艺术创作的重要基础,也是画院丰富的学术资源和艺术创作灵感。此外,‌经典作品的收藏和研究对于推动画院的艺术创作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深入挖掘经典作品的艺术价值和精神内涵,‌艺术家能够在创作中丰富表现对象、深化精神内涵,使作品具有更高的艺术特色和深度。

中国国家画院院长刘万鸣接受蒋兆和先生家属代表捐赠《与阿Q像》

中国国家画院院长刘万鸣接受蒋兆和先生家属代表捐赠《与阿Q像》

7月22日,“蒋兆和先生作品捐赠仪式”在中国国家画院举办,拉开了中国国家画院“现代中国书画大师系列展”的序幕。蒋兆和先生的家属以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将先生的代表作《与阿Q像》无偿捐赠给中国国家画院,同时捐赠的还有蒋兆和先生的文房用品等共18件/套。此外,通过多方沟通,刘开渠先生的家属同意将23件具有文献价值和艺术价值的雕塑作品无偿捐赠给中国国家画院,其中包括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有关的原稿。关山月、董希文、丰子恺、戴泽等美术大家的作品也会相继丰富中国国家画院的收藏。

刘开渠 渡江指挥员 (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局部)38cm×25.5cm×13.5cm 1952-1955年

刘开渠 渡江指挥员 (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局部)38cm×25.5cm×13.5cm 1952-1955年

刘开渠 女青年像 (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局部)37.5cm×32cm×19cm 1952-1955年

刘开渠 女青年像 (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局部)37.5cm×32cm×19cm 1952-1955年

画院的画家要想创作出高质量的精品力作,必须和经典作品朝夕相处,一方面能够最大限度地揣摩作者的思想、方法,更重要的是能够借气,“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借名家大家的正气来养我们的艺术,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才会开阔广远。

第三,不断推出经典性、学术性、探索性的高品质展览,使更多的人有机会接触和欣赏经典艺术作品。展览是画院重要的职能之一,是画院收藏、研究等诸多业务能力的集中体现,也是交流传播与公共服务的主要手段。即将开展的“现代中国书画大师系列展”,计划选择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极具代表性的艺术家参展;策划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美术作品展览,以此彰显中国国家画院在美术创作方面的引领作用,体现中国国家画院美术创作服务于国家、服务于人民的职责。未来,中国国家画院将继续挖掘、扶持、集结优秀的艺术家,创作展示高水准的艺术作品,通过展览呈现自身的学术价值和学术追求,充分发挥中国国家画院在创作研究方面的引领作用。

第四,加强与各省区市画院和全国艺术院校的合作。近日,我带领中国国家画院团队相继前往湖南、湖北、山东、黑龙江、吉林、辽宁进行考察,深入调研了湖南省画院、湖北美术学院、山东画院、山东美术馆、山东师范大学、黑龙江省书画院(黑龙江省美术馆)、哈尔滨师范大学、吉林市画院(吉林市美术馆)、辽宁美术馆(辽宁画院)、鲁迅美术学院等创作机构与艺术院校,积极促成中国国家画院与各画院、艺术院校在创作教学等方面的合作。接下来,我将带队前往中国美术学院、浙江画院、甘肃画院、四川美术学院等地进行调研,与更多画院和艺术院校达成合作,促进创作、科研、教学三位一体地发展。

当下中国国家画院的调研在全国各地画院引起反响,多省市画院响应并纷纷组织调研工作,如山东画院组织本院画家赴山东省艺术研究院、广州画院、广东画院开展调研考察活动;广州画院组织本院画家到江苏省国画院开展调研和学术交流活动,双方就画院的机构设置、人才建设、业务开展和艺术创作等方面展开了深入探讨。

中国国家画院立足全国,充分发挥国家级平台的学术引领作用,集结全国画院系统乃至美术界的优秀人才共享资源,充分展示创作成果。通过调研发现人才,激励、扶持、选拔青年艺术家,培养全国画院系统艺术创作的储备力量。改进

收藏工作,强调经典性、强调品质,用好的作品助推提升创作水平。加强在展览策划、学术研究等方面的交流,加强画院系统与高校、美术权威研究机构等平台的合作,深化交流互鉴,助力美术事业繁荣发展。

坚持“经典引领,品格立院”是中国国家画院的发展理念。“经典引领”是中国国家画院目标的追求,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让我们的作品成为经典。“品格立院”意味着艺术家要讲品性、讲品行,知行合一。中国国家画院艺术家应具鸿鹄之志,气度过人、气派非凡、卓尔不群。全国画院领导干部都应以宽广胸襟激发大家参与画院建设的热情,让艺术家深感艺术环境的温情和感召,创作出传世的、具有时代精神、民族品格、健康向上的艺术作品。

编辑:刘梦迪 责任编辑:邓莫南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