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转“二里头”,“华夏主脉”互动攻略!

来源:央视网 | 2024年05月16日 15:53
央视网 | 2024年05月16日 15:53
正在加载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文物局指导,国家文物局新闻中心、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博”数字文化艺术博物馆主办的“何以文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数字艺术大展”继续启程,正式上线“华夏主脉”二里头遗址!

这座传奇都邑出土了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青铜容器(成组青铜礼器)和铜镶玉(石)制品。让我们走进“华夏主脉-二里头”,跟随攻略玩转二里头吧!

探寻牙璋文化传播

牙璋作为二里头文化的典型玉礼器之一,随着二里头文化的传播扩散,将王朝礼制的影响辐射到广大区域,甚至在距离三千里之外的香港地区也有牙璋的发现。二里头牙璋传播模式,反映出广域王权制度在东亚数千公里范围内的辐射和影响,也印证二里头政权成为此广域政治核心的代表。

识别青铜爵造型

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青铜爵是一种酒器,圆腹,腹部一旁有鋬作为把手。口部有尖尖长长的“流”,用来倒酒,后部有尖状尾,口部还有短立柱。爵的腹部以下有三个锥状长足,用以站立。青铜爵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的青铜酒器。

陶象鼻盉作何用?

陶象鼻盉是二里头文化极具特点的一种器物,它是一种酒器,用来盛酒的,因其长长的倒酒的“流”,形如象鼻而得名。陶象鼻盉在同时代浙江地区的肩头弄文化也有发现,展现出夏商时期各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

动物考古识兽骨

考古研究旨在通过分析出土的各种遗存,尽可能多地还原文献中不曾记载的历史信息,所以出土的动物骨头也是考古研究的重要对象。考古学中有一门分支叫做“动物考古学”,即通过研究出土动物遗存,可以揭示出古代人们饮食、狩猎、饲养家畜等方面的生活情况。

描绘镶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

镶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以青铜铸出主体框架,其上以数百片绿松石拼合镶嵌出兽面纹,加工精巧,丝丝入扣,虽历经三、四千年也没有松动脱落。兽面纹是我国古代青铜器上的常见纹饰,神兽的图案富有神秘色彩,将其装饰在铜牌上,应是一件当时沟通天、地、神、人的重要器物。

在央博APP,玩转“华夏主脉-二里头”,在有趣的互动中学习知识、体验精彩吧!

编辑:李天琪 责任编辑:邓莫南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