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凌家滩遗址”探索十件核心文物!

来源:央视网 | 2024年04月19日 15:35
央视网 | 2024年04月19日 15:35
正在加载

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年代距今约5800~5300年,考古发现大型祭坛和大批高规格玉礼器(璜、璧、瑗等)、玉鹰、玉人、刻纹玉版,标志着原始氏族社会由神权向王权过渡。凌家滩遗址与红山、良渚并列为“中国史前三大玉器中心”。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文物局指导,国家文物局新闻中心、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博”数字文化艺术博物馆(以下简称“央博”数字平台)主办的“何以文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数字艺术大展”正式上线“玉华萌发”凌家滩遗址!

“凌家滩遗址”的十件核心文物是什么呢?

玉人

玉人长方脸,大眼浓眉,蒜头鼻,两大耳,耳坠穿孔,大嘴,上唇留短须。头戴纵梁冠,冠后刻四条横线。呈蹲踞姿态,两臂弯曲,十指张开置于胸前,似祈祷状,两臂各戴5—6件玉镯。腰部饰斜线纹以示腰带,背部钻一隧孔。

玉人,高9厘米|现藏于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玉人,高9厘米|现藏于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玉鹰

玉鹰作展翅飞翔状,眼睛用一对钻的圆孔表示,两翅各雕一猪头似飞翔状,腹部刻划两周圆圈,内刻八角星纹,又刻两周圆圈,圆内对钻一圆孔。器下部刻扇形齿纹作鹰的尾部。鹰两面雕刻纹饰完全相同。

玉鹰,长8.4厘米、宽3.5厘米、厚0.3厘米|现藏于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玉鹰,长8.4厘米、宽3.5厘米、厚0.3厘米|现藏于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玉龙

玉龙呈扁椭圆形,首尾相连,两面刻相同纹饰,吻部突出,头顶雕刻两角,阴线刻出嘴鼻眼须,龙身脊背两面刻对称的斜线,近尾部对钻一圆孔。

玉龙,长径4.4厘米、短径3.9厘米、厚0.2厘米|现藏于含山博物馆

玉龙,长径4.4厘米、短径3.9厘米、厚0.2厘米|现藏于含山博物馆

双联玉璧

双联玉璧由外圈大圆和内圈小圆组成,外圆璧面上有4个直角对称的圆孔,外圆和内圆之间,有对称的连线。

双联玉璧,外径11.2厘米、内径2.9厘米、厚0.5厘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双联玉璧,外径11.2厘米、内径2.9厘米、厚0.5厘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石猪

石猪是目前我国考古发现的时代最早、形体最大的猪形石雕。猪拱部凸出,其上有两个鼻孔,嘴两侧刻上弯的獠牙,体现的应是野猪的形态。这件大石猪发现于墓口上方而不是墓底,可能有某种指示功能。

石猪,长75厘米、宽22厘米、高38厘米,重88千克|现藏于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石猪,长75厘米、宽22厘米、高38厘米,重88千克|现藏于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玉冠饰

玉冠饰分为上部饰件和下部底座两部分。顶端饰件为“人” 字形尖角,两端向内卷成镂空圈状;饰件底部与底座相连,之间形成弧边三角形镂空。底座略呈长方形,两侧束腰,上琢磨三条凹槽,两端各有一孔可与冠连缀。

玉冠饰,长6.6厘米、宽3.6厘米、厚0.3厘米|现藏于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玉冠饰,长6.6厘米、宽3.6厘米、厚0.3厘米|现藏于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龙首形玉器

龙首形玉器造型奇特,工艺精湛,一端阴刻成猪龙首形,略上翘,另一端为尖锥形,此器型为目前中国史前考古中发现的唯一一件。

龙首形玉器|现藏于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龙首形玉器|现藏于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双虎首玉璜

双虎首玉璜呈半圆环形,两端各雕一卧虎的上半身,略昂首,以四条横向刻纹表现上下唇及上下两排牙齿,嘴角刻画一对上下外伸的獠牙。鼻子凸起,穿孔为睛,前腿前屈呈匍匐状,造型独特。

双虎首玉璜,长12厘米、高5.4厘米、宽2.4厘米、厚0.5厘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双虎首玉璜,长12厘米、高5.4厘米、宽2.4厘米、厚0.5厘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玉龟

玉龟由背甲、腹甲两部分组成。背甲呈圆弧形,两边各对钻两圆孔,背甲尾部对钻四个圆孔。腹甲的两侧与背甲钻孔对应处也对钻两圆孔,腹甲尾部对钻一圆孔。出土时,玉龟中间夹了一件玉版。

玉龟,长9.4厘米、高4.6厘米、宽7.5厘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玉龟,长9.4厘米、高4.6厘米、宽7.5厘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玉版

玉版正面呈长方形,两短边略内弧,背面略内凹。两短边各钻5个圆孔,一长边钻9个圆孔,另一长边在两端各钻2个圆孔。中部刻有一小圆圈,圈内刻八角星纹。圈外刻一大圆,两圆之间以直线平分八等份,每等份中刻一圭形纹饰,在大圆外沿对着长方形玉版的四角各刻一圭形纹饰。这件玉版或与“元龟衔符”的八卦有关。

玉版,长11.4厘米、宽8.3厘米、厚1厘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玉版,长11.4厘米、宽8.3厘米、厚1厘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下载央博APP,走进“凌家滩遗址”!

“央博”数字平台邀您一起“玉”见中华文明,共襄文博盛宴!

编辑:李天琪 责任编辑:邓莫南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