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现文明·风骨

来源:央视网 | 2024年04月11日 14:41
央视网 | 2024年04月11日 14:41
正在加载

国宝知音: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著名主持人任志宏献声解读,聆听国宝背后的文明故事。

春暖花开时节,若论颇受关注的社会热点话题,必然少不了研究生复试及招生录取。

虽然从古至今,考试的制度、方式、内容等等都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不管是古人梦想中的“大魁天下”,还是现代人所期盼的“成功上岸”,对金榜题名的渴望,却是不受年龄、地域,甚至时空的限制的。

多年寒窗苦读,皆为今朝登科及第。只不过,结果并不等于结局,选择、体验、收获、认知,这才是人生变幻的奇妙所在;而这整个过程当中,面对未可知的坚守,更显可贵。鉴于此,本期《物现文明》要带大家来翻开一份被业界视为“孤本”的明代万历年间殿试状元卷,于字里行间追寻文人风骨,在行云流水中遥想往事并不如烟。

【请横屏欣赏】

明 赵秉忠殿试卷 青州博物馆藏

明 赵秉忠殿试卷 青州博物馆藏

孤本面世

殿试,是自隋唐起我国古代科举考试的最高一级。这份珍贵的殿试卷现藏于青州博物馆,是目前内地可见唯一的殿试状元卷真迹,属国家一级文物。其全卷分为3部分:第一部分长约0.7米,填写有考生姓名、年龄、上溯三代的基本情况。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作答这份试卷的主人叫赵秉忠,其父赵禧曾任山西文水县丞,家学渊源深厚。

中间部分为正卷,长达2米有余。正文之前有万历皇帝的顶天朱批“第一甲第一名”六个大字,下钤楷书“弥封关防”4字长方印,右侧有半方启封时所留的“礼部之印”。

试卷正文部分以清秀小楷书写,有15折,每折6行,共2460字;难得的是,这2460字洋洋洒洒却无一误笔。试卷的最后一部分长约0.55米,列有9位阅卷官的职务、姓名,当中3位分别是时任吏部、户部与刑部尚书。

史料显示,中国的科举制度自隋唐创立到清末废除,延续了1300多年,其中有据可考的状元多达700多位。然而,由于朝代更迭、战乱等因素,加之历代严密的宫廷档案管理制度,绝大部分“状元卷”都被历史的尘埃所掩盖——存于宫廷的均已佚失,流传到民间的寥寥无几。因此,堪称“海内外孤本”的这份明代赵秉忠殿试状元卷的面世,不仅填补了我国宫廷殿试档案的空白,更是研究科举制度和明史的重要文献。

赵秉忠像 青州博物馆供图

赵秉忠像 青州博物馆供图

见解独到
当然,“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这是后世站在文物的视角给予它的评价。而在彼时金銮殿上那场八方才子齐聚、看不见硝烟的角逐比拼中,赵秉忠又是如何凭这一气呵成的2460个字脱颖而出、博得圣心钦点的呢?这就要回归到试卷本身所述的内容上了。

“陈实政”与“立实心”,是这份试卷中的两个核心概念。所谓实政,赵秉忠归结为“立纪纲,饬法度”,即要治理国家,就要建立法度与相关法律法规。所谓实心,就是“振怠惰,励精明”。他认为实政与实心两者缺一不可,尤其后者更加重要,是治国之本,并且为此写道:“以实心行实政,因以实政致弘勋”。

秉承这样的宗旨,他在卷中针砭时弊,直言不讳地揭露了吏治的腐败,随之提出了一系列治国安邦的政策和策略,即便是放置今日来看,仍有一定现实意义。与此同时,文中的“天民”之说也是另一个闪光点。“天民”即天子所治理的百姓,赵秉忠用“天民”的概念来应试作答,是对儒家进步的“民本”思想的反映。

策文典范

通读这份“状元卷”,其内容宏富、熔经铸史,博古论今,不难想象作者当年奋笔疾书时的才情横溢。提到科举殿试,现代人普遍的第一印象往往是结构死板的八股文,但赵秉忠的这份试卷文体却不在其列,它有个古老而响亮的名字——殿试策。

八股文源于宋代科举考试的“经义”,策的发源历史要更早,可追溯至汉代。到了明代,不光乡试、会试都需要考试策文,殿试时,策试题更是以皇帝名义颁出,名为“制策”。策题从经、史、时务等实用方面设问,应试者就此陈述对书义、政治的见解与建议。据悉,明代的殿试,仅策题便可长达三四百至五六百字,对策文字数也无明文规定,所以2000字以上是常态。

至于同时期的八股文考试,全篇设限在300字或500字以内,超过则属于违式,是不会被录取的。因此,无论字数、形式还是内容,殿试策与八股文都有着明显的区别。

再来看赵秉忠参加殿试的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这对万历皇帝而言,可谓是“内外夹击”、并不太平的一年。在内有太子之位牵涉的国本之争,加上第一次“妖书案”出现,让他倍感压力;对外有日本入侵明朝藩属国朝鲜,与明军的拉锯战持续多年……当如此处境下的皇帝看到这一大篇见解独特、文采斐然、情怀深厚的文字,我们有理由相信,那一刻呈现在他眼前的不是试卷,而是他理想中的大明江山。所以钦点,便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洗尽铅华

既然是“第一甲第一名”,那么“甲”这个关键字中又蕴含着怎样的玄妙?

甲属于象形字,其小篆字形像草木生芽后所带的种皮裂开的形象。《说文解字》中提到:“古文甲,始于十、见于千、成于木之象”。甲很重要的字义是天干的第一位,常被用来表示顺序或者等级的第一。 

高中魁元的这一年赵秉忠25岁,风华正茂。自此平步青云,历任翰林院修撰、侍读学士、礼部侍郎,官职与父辈平齐。但逐渐地,他的仕途开始不顺利,最大的转折点发生在天启三年(1623年),东林党人同魏忠贤展开斗争,名臣杨涟弹劾魏忠贤24大罪状;天启皇帝听从谗言,将杨涟罢官囚禁最后虐杀;由于杨涟的奏疏出自赵秉忠门人缪昌期之手,缪昌期下狱论死,赵秉忠也受到牵连;可他鄙视宦党,面对魏忠贤的数次当面责问不为置辩,令魏忠贤愈加嫉恨。

眼见国事日非,不愿同流合污的赵秉忠多次上书请求致仕还乡,明熹宗批准了他的辞呈,加官为礼部尚书,并派驿官护送其回归故里青州府益都县(今山东青州)。即便如此,魏忠贤也没有“忘记”他,诬陷令赵秉忠被削籍夺俸,去世时年仅53岁。

直至1983年,其后代赵焕彬先生将此物捐给了国家,世人这才得以到青州博物馆一睹其真容。

“臣不识忌讳,干冒宸严,不胜战栗陨越之至。”不知在返乡之后的无数个秉烛时分,赵秉忠是否也曾一遍遍地回顾自己当年的这篇春风之作?他的心情如何我们无从得知,但可以肯定的是,洗尽铅华,他还是金殿之上策书阔论的那个自己。或许在他看来,状元卷见证了少年意气的骄傲;然而,正因为有了对理想与本心的坚守,于后世而言,这更像是值得铭记的荣耀。

编辑:刘梦迪 责任编辑:邓莫南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