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天门石家河遗址是长江中游史前中心聚落,距今约5900-3800年,规模宏大的史前遗址出土了数量惊人的陶器和雕琢精美的玉器,对研究长江中游史前文明具有重要价值。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博”数字文化艺术博物馆(简称“央博”数字平台)借科技之力复现文明发轫之地,在“何以文明”大展中“聚首”石家河遗址的十大核心文物,为中华文明何以伟大、何以不朽持续作答!
陶缸 | 现藏于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陶缸于印信台遗址出土,为夹粗砂红陶,宽折沿、深腹、平底,纹饰为横向宽篮纹。印信台遗址中大量陶缸口底相接、套在一起,最长的有30多节、9米多长,部分缸体上有刻划符号。陶缸可能是长江中游地区原始先民的祭祀用具,表达了先民某种心灵寄托。
彩陶纺轮,直径3.1-4.3厘米 | 现藏于荆州博物馆
彩陶纺轮于邓家湾遗址出土,它是石家河文化早期最有特色的陶器之一,色彩有橙黄、橙红、黑褐、红褐等。纺轮图案丰富多彩,有四分直线纹、漩涡纹、麻点纹、扇面纹、同心圆纹、太极图纹等。纹饰一般绘于一面,少数周边也有彩绘。
玉凤,最大径4.9厘米 | 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玉凤于1955年在罗家柏岭遗址出土。玉凤呈鸡骨白色,首尾相街呈团凤形。双面镂空透雕,长冠尖喙,短翅长尾,爪卧腹下。纹饰使用减地凸起阳线的琢刻技法,腰琢圆孔,可用于系佩。此器造型秀美,线条遒劲流畅,细部刻画精致,代表了石家河文化的琢玉水平。
玉神人头像,冠宽3.1厘米、耳宽4.6厘米、高3.35厘米、厚0.6-1.1厘米 | 现藏于天门市博物馆
玉神人头像于谭家岭遗址出土,其由云母玉制成。玉神人面庞写实,两眼圆睁,鼻宽阔,口有獠牙,头戴平顶冠,散发着威严与神秘的气息,是石家河文化代表性玉器。
玉虎,通长9.2厘米、宽3.5厘米、厚0.55厘米 | 现藏于天门市博物馆
玉虎于谭家岭遗址出土,它由透闪石软玉制成,浅浮雕虎首,高额短脸,卷叶形耳,阔鼻,菱形眼眶,圆睛,鼻下部缕空一圆孔做口,雕工熟练圆润。玉虎的虎头向西,虎尾卷曲,气势昂扬。
连体双人头像,直径2.4-2.5厘米、厚0.6厘米 | 现藏于天门市博物馆
连体双人头像于谭家岭遗址出土,由透闪石软玉制成,整体为玦形,两端各雕一人头像。人像以玦的外缘为中轴,将人面部一分为二,雕于玦的两面。人像宽额,带冠,冠上刻纹;梭眼凸鼻,大嘴张开,耳廓清晰,头后有钩状长发;颈部弯曲相连。该玉玦是石家河先民对蕴含通天通神能量的某种信仰的体现,也是人首蛇身传说已知的最早实物证据。
红陶杯,高8.5厘米、口径7厘米、底径3.3厘米 | 现藏于长江文明馆
红陶杯于三房湾遗址出土,为夹砂红陶,斜壁厚胎,是石家河先民用来饮水的日常生活用具。
虎座双鹰玉偑,宽4.46厘米、高4.46厘米、厚0.25-0.42厘米 | 现藏于天门市博物馆
虎座双鹰玉佩于谭家岭遗址出土,其由透闪石软玉制成,双面减地阳刻,两面纹饰相同。两鹰面对面,以尾“站立” 在底座上。鹰勾喙硕大,喙前端相连;圆眼,颈披勾羽,身体前弓,翅收于身前,羽脉清晰,腿粗壮而上缩。底座似抽象兽面,兽重圈大眼,头戴“介”字冠,冠两侧有飞檐。
羽冠持钺人像陶罐,高31厘米、口径14厘米、底径8厘米 | 现藏于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羽冠持钺人像陶罐于肖家屋脊遗址出土,灰陶罐表面刻有头戴羽冠、手持斧钺、足蹬长靴的人物图像。钺在史前时期代表着军权与神权,这件陶罐是一件祭祀通天的法器,刻划人物应具有沟通上天的能力。
动物陶塑,5-10厘米 | 现藏于荆州博物馆
动物陶塑于邓家湾遗址出土,均为红陶,由手工捏制而成,形体较小。主要有象、鸡、鸟、狗、羊、猪、猴、兔、貘、鳖、龟等十余种,造型质朴逼真,对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动态把握十分准确。
以玉为礼,回溯石家河先民对祖先神祇的信仰;以陶为媒,仰望石家河先民对自然生灵的敬畏。
石家河遗址文物数量之庞大、造型之精美、寓意之深远,体现了史前“艺术家们”卓越的审美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为长江中游史前文明的探索开启了一扇窗,见证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进程。
“央博”数字平台借“何以文明”之问,溯“中华文明”之源,为“中华民族发端于何时、何处?”持续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