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式现场
千百年来,数不胜数的文人墨客写下一篇篇华彩诗作,生动展现了长江的历史之美、风物之美、人文之美、发展之美。为深入发掘长江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出更多体现新时代长江文化的文艺精品,近日,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主办,江苏省美术馆、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江苏省书法家协会承办的“大美长江——孙晓云长江主题书法手稿特展”在江苏省美术馆新馆展出。
孙晓云在开幕式上致辞
展览根据诗词所表现的不同内涵,分为五个篇章,分别是:一泻千里,东奔入海;五湖九派,气象万千;人文景观,流光溢彩;江声万里,歌咏千秋;大哉长江,与天同休。其间作品内容互相交叉,彼此渗融,展现不同时代、不同风格诗人眼中与心中的长江之美。
嘉宾参观展览
据悉,本次“大美长江——孙晓云长江主题书法手稿特展”是2023年长江文化节的重要活动,旨在实现书法在当今现代化社会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励江苏的文艺工作者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创新,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媒介、新语态,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长江文化,共同唱响新时代“长江之歌”。(江苏省美术馆供图)
展览现场
前 言
长江,中国的第一大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水润万物,泽被四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长江造就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江苏,以江得名、因江而兴、依江发展。为挖掘长江文化内涵,彰显独特的江南文脉,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和苏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长江文化节”,致力打造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的平台、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建设的重要项目和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中华文化品牌。作为2023年“长江文化节”重要活动之一,“大美长江——孙晓云长江主题书法手稿特展”让人们在书法艺术与古典诗词的融合中感受长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的生机与活力。
展览现场
今年,南京大学人文社科教授、博士生导师莫砺锋精心编选了89首古代诗词歌赋,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孙晓云亲自执笔,以传统八行笺形式书写,由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出版了行草书新作《大美长江》。这是孙晓云继手书《道德经》《四书》《历代家规家训选》《中国赋》《诗意江南》《运河颂》《中华匠心》等经典文化丛书之后,再度推出的全新力作。
如何使古老的书法在当今现代化社会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每一位书法家应有的时代使命和社会责任。“大美长江——孙晓云长江主题书法手稿特展”展出了《大美长江》全部创作手稿三万余字,在传统文化典籍和当代书法艺术以及全民阅读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拉近了人们与古典文化之间的距离,还原了古人陈述历史、传承文化时最生活、最自然的场景。本次展览积极探索了如何在守正创新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让长江精神形成了可见、可亲、可感的文化记忆,饱含了当代人对滚滚长江的特殊情怀,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2023年10月
展览作品欣赏:
大江赋(一) 明·薛章宪
大江赋(二) 明·薛章宪
大江赋(三) 明·薛章宪
大江赋(四) 明·薛章宪
大江赋(五) 明·薛章宪
大江赋(六) 明·薛章宪
三峡(一) 南朝宋·盛弘之
三峡(二) 南朝宋·盛弘之
黄鹤楼 唐·崔颢
虞美人 南唐·李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