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化守护人丨张志勇:留住原汁原味的胡同印象

来源:央视网 | 2023年10月23日 14:31
央视网 | 2023年10月23日 14:31
正在加载

张志勇在恒昌瑞记的门联匾额砖雕前(摄影:王贵彬)

北京文化守护人张志勇,东城区政协常委、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东城区文联党组书记、主席。他热爱北京文化、胡同四合院文化,曾先后任《日下传闻东四故事》《家训》《聚焦东四摄影集》等书籍执行主编,《东四历史文化街区的记忆》《胡同故事》书籍主编,曾参与央视科教频道《跟着书本去旅行》栏目“故宫以东”“胡同文化”“名人故居”“非遗文化”系列拍摄等,并多次为国内外文化交流(考察)代表团讲解北京胡同文化。

“大胡同三千六,小胡同如牛毛”,说的是北京胡同的多和密,其中,东四是老城保留最完整、规模最大的胡同街区。曾任东城区东四街道办事处主任的张志勇当年参与到东四胡同的改造工作中,与街道工作人员、修缮施工人员、居民等一起留住老北京的“青砖灰瓦四合院,蓝天白云鸽子哨”。

如今,张志勇是东城区文联党组书记、主席。而作为文化志愿者,他仍然在东四地区的胡同里,为来往的游客讲故事。

脚踩千层底、手提保温杯,是张志勇走胡同的标配。“要不要给您续点儿水?”胡同街坊听见胡同里传来熟悉的声音,很自然地从家里欠出身子问。“太好了,麻烦您!”他麻利地递上保温杯。

“我打小在北京长大,在东四这个地区,我生活工作了10多年,对这里有着深厚的热爱。”为了讲好胡同里的故事,张志勇搜集了大量历史资料,同时开展文物宣传保护工作。在他看来,要想讲好胡同故事不容易,不仅要有热情,还要了解胡同。在他的讲述中,每个四合院的门簪和门墩,都有一段传奇故事。

张志勇在讲解东四胡同的变迁(摄影:王贵彬)

修胡同,首先要了解胡同

东四的胡同里,四合院古色古香,树木枝繁叶茂,道路平整洁净。但在改造修缮前,这里可不是这个样子。张志勇还记得,东四地区刚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街区时,街道召开居民座谈会,有居民直言:“胡同现状脏乱差,与历史文化街区不配。”

东四三条至八条于1990年被北京市列入25片历史风貌保护区,一直保留着自己的“京腔京韵”——胡同四合院。2015年,这里又被住建部和国家文物局评为首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根据通知要求,各地要做好中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作,依法编制保护规划并严格实施,积极改善历史文化街区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

“当时,全国共有30个街区获得这一殊荣,东四是其中之一。”但这样的“桂冠”戴在头上,张志勇和其他街道干部感到压力大于喜悦——胡同修缮一旦动工,就不可逆了。如何才能避免对历史文物造成“建设性破坏”?

2017年,大范围修整启动,“由于没有先例,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干。我们遵循的第一原则是慎重。”张志勇说,作为基层的工作者,他们有责任将北京的历史文化传承好、保护好。“所以一定要想明白了再干。”

胡同四合院应该如何修缮?张志勇邀请来古建方面的专家学者听取意见。如何保护胡同风貌?他又请来民俗专家支招。每天转胡同也成了他的工作内容。“每天15000步是正常的,如果超过了20000步,多半是又来了考察团。”

修胡同首先要了解胡同。张志勇一直在思考,同样是北京老城区,为什么东四三条至八条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街区。他给自己提出这个问题,又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实地探访等方式去寻找答案。

自元代正式建都北京时起,四合院就与北京的宫殿、衙署、街区、坊巷和胡同同时出现了。张志勇介绍,东四三条至八条是一片典型的四合院保护区,胡同排列整齐,四合院建筑比例符合规制。当时,元世祖忽必烈“诏旧城居民之迁京城者,以赀高及居职者为先,仍定制以地八亩为一分”,分给迁京之官贾营建住宅。

一户八亩地,约东西长70米、南北宽77米。每条胡同建十户四合院,因此东四三条至八条,每条胡同长度都在700多米。三条胡同长722米,四条胡同长726米,五条胡同比较长,因为它有一处拐弯,长781米……”行走胡同半辈子,东四每条胡同有多长,张志勇如数家珍。从三条至八条,每条胡同都在700余米长,而头条和二条胡同因孚王府院落跨过,阻断了两条胡同的整体性,因此头条胡同只有193米,二条胡同长386米。

街道和胡同的宽度也是有规制的。北京最早的一部史地书籍《析津志》对元大都“街制”的记载是:胡同六步阔,小街十二步阔,大街二十四步阔。“大街道的宽度按‘步’来计算,一步合5尺,元代的一尺合31厘米,则一步相当于1.55米。《荀子·劝学》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元代测量街道宽度的‘步’应为两个跬步,相当于现在的两步。换算过来,即大街宽24步,约合37.2米;小街是大街的一半,宽12步,约合18.6米;胡同街巷宽6步,约合9.3米。老城保护,也要保护街巷胡同的格局。按照规制计算,我们脑子里就清楚了。”张志勇说。

张志勇为居民讲解胡同门联的修复(摄影:王贵彬)

留住乡愁,记录原汁原味的胡同印象

“东四三条至八条从元明清至今,一直没有改变其民住的功能,这就是历史文化街区的人文特点。”在张志勇看来,北京的胡同不仅是城市和交通的脉络,更是老百姓生活的场所。它记载了历史变迁、时代风貌,蕴含着浓郁的文化气息。但随着岁月洗礼,胡同也有老去的一天,他认为,老城的保护与提升,不仅要留住胡同四合院的格局肌理、千年古都的历史文脉,更要留住人们心中的浓浓乡愁,记录下最原汁原味的北京。

走进东四四条西口,右手边就是一栋二层小楼,绿柱红栏、砖墙红灰相间,配上砖雕的对联和匾额,显得非常精致。这里在近百年前曾是一家名为“恒昌瑞记”的店铺,既是百货商店也有照相业务,后来成为民宅。“在修缮前,砖刻的对联外糊满了灰,西窗被打洞开门,开了小卖部。”张志勇说,想让历史风貌重现,得先给小楼“卸妆”。“当时修复这副门联,我们是拿小錾子、小刷子一点一点清理出来的。”

修复过后的门联,上联“镜里人是一是二”,下联“笛中意至妙至神”,横批“光起万物”。“上联说的是照相馆,下联说的是卖百货,但是作者把货品中的一个能发声的东西,也就是长笛单拎出来说,让人想象这里卖的东西有多丰富,单就这副对联就用了声、光、影。”

东四四条84号院,依然保留着已经风化的门墩儿。张志勇说,这是因为这里有一段跟老北京乡愁有关的小故事。修缮的时候,他和专家商量是不是把这简单的门枕石换成抱鼓石或箱型石,正说的时候,住第一户的大姐说:“我打小就住这儿,这块石头一直是这样的,换它干啥?”说这话时,大姐已经60多岁了,可想而知,门枕石的年头就更长了。“我就跟专家说,咱甭聊了,这个门枕石虽然简单,但是它能留住一份记忆,还是留下吧。”

如今,行走在东四街道的胡同里,一个个门楼上精美的砖雕、镌刻的楹联各不相同,展现着院落过去主人的审美情趣,也饱含他们对生活的美好期许。还有很多院子门口的门墩儿充满年代感,对居民来说,这些都是饱含回忆的老物件。

2020年5月,《北京老城保护房屋修缮技术导则(2019版)》实施,北京老城里的胡同、院落、房屋如何修,有了明确的技术规范和评价标准。东四四合院修复时多用到了一种古法技艺“一麻五灰”,说到这里,张志勇摸着一扇四合院门楼的门感慨,“这四个字可不容易。”

“第一道是砍活儿,如果是老门要先把老门砍净挠白;第二道是撕缝,如果老门有缝子,要撕开一个‘V’形缝;第三道钉竹签,第四道汁浆,第五道捉缝灰……第十二道刮腻子,第十三道才是头遍漆。”张志勇说,“一麻五灰”13道工序一道也不能少。“讲究工匠精神,就是要精益求精。”张志勇说,在修缮过程中,一道门需要一个月时间才能完成整个工序,只要有时间,他就会到现场盯着。

“每一道工序,我都必须知道。”他认为,要干好这项工作,自己就得懂。他找来宋代建筑学著作《营造法式》,以及马炳坚、刘大可等古建专家编著的书籍悉心研读,把自己学成了半个古建“专家”。

参与过东四胡同修缮的施工人员,刚来时都觉得张志勇“事儿多”、爱挑毛病,但干完活儿之后大家都会说,“我们很有收获,谁也不敢糊弄您。”

胡同修复时保留下的老砖(摄影:王贵彬)

调动公众积极性,共同保护老城

2018年10月,经过恢复性修建的东四四条77号院变身东四胡同博物馆,免费向居民开放。在开馆前,不少东四胡同的居民纷纷把多年收藏品捐献出来,“如祖上传下来的弓,民国时期的鲁班凳、大衣柜等,居民段大妈还把家里有百年历史的鱼缸、门墩都捐了出来,让更多人能够了解历史,感受老北京文化。”

“让历史说话,让文物发声。”对于东四这片街区,既要看到其历史价值,又要挖掘这里蕴含的人文精神和文化故事。在张志勇看来,调动更多的人参与老城保护,是基层干部的责任。“要让居民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受益者,充分调 动公众参与老城保护的积极性。”

比如,在东四胡同治理改造中,很多胡同通过统筹零散地块、闲置地、边角地等空间,让一批批“小而美”的小微绿地渐次亮相,口袋公园、屋顶花园、胡同微花园装点街头巷尾,让居民出门就能享受到绿色福祉。

“每条胡同的小微绿地各有特色,有的主打葫芦种植,大大小小的葫芦爬满了藤架,有的种满了金银花,还有的直接以居民的名字命名,激发居民认养绿地的积极性。”张志勇说,在东四街道,只要不影响邻里生活、不妨碍周围交通,居民可以尽情发挥想象力,布置胡同微花园。这种模式格外受到居民的欢迎,大家还成立了“花友汇”,以花为媒、以花会友。胡同的环境变好了,居民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

张志勇举例称,过去胡同居民不愿意让亲戚朋友来做客,因为一走进胡同就看到脏乱差,“脸上没面儿”。现在环境好了,大家不仅愿意让朋友来串门儿,走在胡同内,只要看到有游客拍照或驻足观看门楼,他们都会主动上前向对方介绍。

“古代建筑讲究‘千金门楼四两屋’,修胡同重点就在修门楼。广亮门、金柱门、如意门,四合院的大门讲究很多。‘无雕不成屋,有刻斯为贵’,门楼的砖雕分哪几种,平雕、浮雕、透雕各有什么特点,里面也都是门道。”张志勇说,不少外地游客被居民的介绍吸引,直赞道:“没想到北京的文化内涵满大街都是。”

如今,张志勇的工作岗位调到了东城文联,他便组织书法家书写牌匾,围绕北京老城保护创作文艺作品,组织摄影大赛留下崇雍大街改造前后珍贵的影像,用另一种方式赋予老城新的文化内涵。而在有空的时候,他仍然会行走在胡同里,为来往的游客讲胡同故事。

“北京老城的历史文化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伟大见证,胡同里的建筑也是民族文化的结晶,要保护、传承好它们。”张志勇说,东四地区的建筑已经有700多年的历史了,他要充分利用好古人留下的宝贵财富,把胡同里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编辑:杨兆荃 责任编辑:张兰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