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北海——大手一挥,定格海丝之路兴起

来源:央视网 | 2023年05月17日 20:59
央视网 | 2023年05月17日 20:59
正在加载

在广西南端北海市,矗立着一座名为合浦的温婉小城。2017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首站正是合浦县博物馆。这也燃起了社会各界对该馆“海上丝绸之路文物精品展”的强烈关注。合浦,恰如其名,有“南珠之乡,海角名区”之誉。千年洗礼沉淀出独具特色的海丝文化,那是来自汉王朝的显赫威扬。

西汉时期历史全图

西汉时期历史全图 中国地图出版社提供

据《汉书·地理志》记载,西汉合浦郡领五县,即徐闻、合浦、高凉、临允、朱卢。汉武帝刘彻曾派人从徐闻(今广东徐闻)、合浦(今广西北海)港出海,经过日南郡(今越南)沿海岸线西行,到达黄支国(今印度境内)、已不程国(今斯里兰卡),随船带去的主要有丝绸、黄金等物;这些丝绸再通过印度转销到中亚、西亚和地中海各国。这是正史上有关我国南海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最早的记载。

西汉时期历史-合浦

西汉时期历史-合浦 中国地图出版社提供

正是汉武帝这一决策,令中国通向西方的海上通道日益兴盛。这也是秦汉王朝开拓岭南的必然结果。

打卡文物

1.他们钟爱的奢侈品

东汉海蓝宝石绿柱石串饰(现藏于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

东汉海蓝宝石绿柱石串饰  现藏于合浦县博物馆

现藏于合浦县博物馆(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的东汉海蓝宝石绿柱石串饰,是当年一位徐闻县令所珍藏的佩饰品。其表面碾磨光滑,透明度极高,可谓晶莹剔透。据悉,这是国内考古中首次发现的出土自汉代的海蓝宝石。海蓝宝石以浅蓝色的天青蓝最为名贵,而目前馆藏的这四颗正是这个颜色,色泽明亮、璀璨夺目!

西汉花球形榄形金串饰  (现藏于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

西汉花球形榄形金串饰   现藏于合浦县博物馆

该馆馆藏的另一件西汉花球形榄形金串饰,1978年出土,其组成形状各异,尤其是五个金花球焊接工艺高超。公元1世纪,橄榄形的串饰造型在东南亚地区就已非常流行,这条出土于汉墓中的金手链是见证海上丝绸之路的极好物证。

东汉玛瑙串饰  (现藏于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

东汉玛瑙串饰  现藏于合浦县博物馆

馆藏中还有一件东汉玛瑙串饰,串珠形状各异,颜色多样,表面碾磨光洁,整体色泽鲜丽。

史料记载,当年奔走在海丝之路上的汉朝译使,带去黄金、“杂缯”(各种丝织品)等,又满载明珠、璧琉璃、奇石异物等返回。上述三件美丽的串饰都是舶来品,也深受彼时人们的追捧。就像现在的时尚潮人们关注奢侈品,或许彼时的人们对这些身为舶来品的精美配饰也有着同样的热情。更何况,它们的美,今天看来仍不过时。

2.“想发家致富?那就去徐闻吧”

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平定南越,置合浦郡,郡治徐闻,同时设合浦县。这些来自汉代的铜䥽、印章和瓦当都是海丝之路的闪亮代表。

东汉铜䥽(现藏于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

东汉铜䥽  现藏于合浦县博物馆

钹起源于西亚,较早在埃及、叙利亚出现,之后在波斯、罗马等地流传;在东方先见于印度,而后中亚。铜钹原为西方宗教乐器,传入中国的时间据《隋书·音乐志》记载不晚于北朝时期。图中这件东汉铜钹系合浦出土文物,是目前国内发现最早的一件铜钹实物,推测来自波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铜印章(陈褒龟纽铜印章)  现藏于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

铜印章(陈褒龟纽铜印章)  现藏于合浦县博物馆

“徐闻令印”与“陈褒”铜印同为1990年黄泥岗一号新莽墓出土。其墓主是陈褒,曾任徐闻县令。《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县今、长,皆秦官,掌治其县。万户以上为令,秩千石至六百石;减万户为长,秩五百石至三百石。”汉承秦制,可见合浦郡管辖的徐闻县是万户以上的大县。徐闻县令葬在合浦,应当是其生前被合浦郡派出,然后回合浦或是去世后归葬合浦的。他的随葬物品十分奢侈豪华,并且有许多“舶来品”,说明他生前管辖的地区相当富裕,同繁荣的海外交通有密切关系。

云箭纹瓦当(现藏于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

云箭纹瓦当  现藏于合浦县博物馆

瓦当,俗称“瓦头”,是中国古建筑的构件。中国古建筑主要以木结构为主体,瓦当则是覆盖于屋顶木结构之上,是屋檐最前端的一片瓦,起着保护和美化屋面轮廓的作用。瓦当是中原汉文化的代表元素,图中的瓦当应是合浦郡郡衙的建筑装饰,不难一窥合浦郡当年的繁华。

可见,“欲拔贫,诣徐闻”(即“想发家,去徐闻”)的名谚,绝非虚言。

编辑:韩丹 责任编辑: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