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上万象——壁画语言探索与创新艺术展”在京开幕

来源:央视网 | 2025年07月29日 14:56
央视网 | 2025年07月29日 14:56
正在加载

7月27日,“壁上万象——壁画语言探索与创新艺术展”开幕仪式在北京美克洞学馆举行。展览由美克洞学馆与中央美术学院修复学院联合主办,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壁画艺术委员会主任王颖生先生领衔策划,展出了从传统壁画临摹到当代创新转化的八十余件作品,呈现中国壁画艺术千年传承与时代生命力。

靳尚谊致辞

靳尚谊致辞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协名誉主席靳尚谊先生从修复之价值的角度对“壁上万象”艺术展的举办表达了高度的肯定:“修复专业在中国极其重要,壁画、油画和中国画一样,都有千年历史。中国画修复是有传统的,有很多老师傅,但油画、壁画的修复缺乏基础。这次展览以临摹壁画为主,有少量创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展览。不仅创作重要,修复也非常重要,希望中央美术学院修复专业未来培养更多人才。”

范迪安致辞

范迪安致辞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协主席、北京美协主席范迪安先生表示:“在这样一个展览面前,我们可以看到有几个方面重要的意义:一是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体认中国壁画的悠久传统和极为丰厚的艺术遗产,增加我们的文化自信,形成我们今天创作的学术动力乃至精神动力;第二,壁画的学习研究也要不断地推进深度的思考和探索,展览很能够让我们思考在美术的各个领域里面,如何更深地走向传统,同时从传统走向新的创造;第三,靳尚谊先生特别强调了修复专业建立的重要性,修复人才培养的迫切性。在我担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期间,我们加快建立这个专业,形成今天的修复学院。展览很好地体现了修复学院这些年有效的育人方法和教学方式,所以举办此次展览有特别的意义,也是一个很好的学术现象,通过不同年代和风格的艺术家的丰富作品,让我们能够更加放开眼光去洞见历史。”

何家英致辞

何家英致辞

中国美协副主席何家英先生提到:“美克洞学馆的建筑设计特别讲究、有标志性,是具有文化和特殊展示空间的生活美学场所,并且以壁画元素来进行内部构想。中国长期以文人画作为主要传统,实际上忽略的是在中国还具有更大规模的壁画传统。壁画加上文人画,整体上才构成了中国画的大传统。文人画的特征是以个人为中心,但实际上中国的绘画更大规模是社会性的公共艺术。壁画艺术就是公共艺术,是因为我们有信仰才产生的,是为大众服务的,为人民服务的。对壁画的学习、临摹以及研究是我们当今的国画家包括油画家都应该做的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我们应该让壁画焕发新的生命,让壁画不止是传统,而是具有现代审美精神的新创作。”

王颖生致辞

王颖生致辞

“壁上万象”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协壁画艺委会主任王颖生先生在致辞中表示:“中央美术学院修复学院的建立凝结着几代美院人的心血,靳尚谊先生、范迪安先生以及王晓琳书记可以说是学院这一学科增长点的顶层设计者和有力的推动者。我们现在有四个工作室:壁画、油画、中国画,还有材料工作室,或者是叫科学实验室。这种模式想继续完善并在全国真正地专业化,还需要不懈努力。希望央美修复学院越办越好,而中国的修复与壁画事业能走向世界。”

开幕式现场

开幕式现场

本次展览展出了从传统壁画临摹到当代创新转化的丰富作品,呈现中国壁画艺术千年的传承与时代语境下的生命力。展览分为两大单元,第一单元为中国传统壁画体系,中央美术学院的师生们用最严谨的方式还原古人的技法——从线条、色彩到材料,甚至每一笔的神韵,都力求贴近原作。这些作品不仅是对技艺的传承,更是一次与古代画师的“隔空对话”,让观众能真切感受到千年前的匠心;第二单元展现了当代艺术家的全新探索,他们以壁画元素为灵感,通过材料实验、观念重构等方式,创作出丰富多元的新作品,回应今天的文化话题,让传统经典成为与当代生活产生共鸣的鲜活艺术。

嘉宾参观展览

嘉宾参观展览

嘉宾参观展览

嘉宾参观展览

本次“壁上万象”不仅是一次艺术展,更是一次文化根脉的寻源与焕新,它打破了传统壁画“静止于历史”的刻板印象,通过当代视角,重新激活其美学价值与社会意义。这种古今对话的展览形式,让传统艺术真正"活"在当下,为城市注入深厚的文化底蕴,让沉淀千年的艺术智慧,真正照亮当代人的精神世界。

据悉,展览将在北京美克洞学馆三层洞学艺术空间展出至10月19日。

展厅现场

展厅现场

展厅现场

展厅现场

编辑:韩丹 责任编辑:邓莫南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