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文物 传承文明 各地推出精彩活动迎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来源:中国文物报 | 2024年06月07日 10:53
中国文物报 | 2024年06月07日 10:53
正在加载

夏意深,粽香浓。6月8日,一年一度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即将来临。今年的主题为“保护文物传承文明”,主场城市设在辽宁沈阳。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国家文物局与辽宁省人民政府将在沈阳举行主场城市活动开幕式,聚焦主题主线进行系列宣传展示、遴选推介及相关发布,辽宁全省也将推出近300项文博活动。

在国家文物局的统筹倡导下,各地文物部门、文博单位将同期组织开展7300余项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线上线下活动。佳节未至,各地主场活动已陆续揭幕,发布行业发展新成果,展示文物保护利用新成就,推出形式丰富的文化惠民活动,保护文物、珍爱文物的氛围在节日前夕已经洋溢四方。

6月1日,浙江省率先在宁波市望京门城墙遗址博物馆启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浙江省主场城市系列活动。活动现场,为浙江省2023年度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推介案例和首届浙江省“最美文物安全守护人”获奖单位代表颁奖,并发布了第二十一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项目、新晋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等荣誉。举行“廊桥化境”文物主题游径建设启动仪式,以文物主题游径建设推动文旅融合。发起“来乡村见博物馆世界”浙江乡村博物馆发现计划,引导公众走进散落在浙江大地上“小而美”的乡村博物馆,助力乡村振兴。在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后,浙江全省上下联动举行各类文博活动456场,主场活动举办地宁波市海曙区推出都市文博生活周系列活动。

6月5日,黑龙江省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文物保护主场活动在东宁市启动。通过“云程发轫·骥步致远——黑龙江省文物保护与考古成就展”“守望传承——黑龙江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图片展”“东宁市不可移动文物展”全面展示黑龙江省丰富的文物资源和文物工作成效,公布黑龙江省首批文物保护利用优秀典范案例,展现基层文物工作者良好风貌和打击文物违法的决心;对黑龙江省第二批文物主题游径进行推介,石器时代遗址游径、金长城主题游径探寻文明发展、交融的历史足迹;为东宁市文物保护中心和牡丹江师范大学考古实践实习基地授牌,发动更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

6月5日,湖北省主会场系列活动在京山举办,新建成的苏家垄遗址博物馆、京山市博物馆新馆同步开馆,重点展示苏家垄遗址历次考古发掘出土的“曾侯仲子斿父”鼎与壶等大量珍贵铭文青铜器,以及罕见珠、璧组合等精品玉器。开幕式现场还发布了首批湖北省文物主题游径,并举办“荆风楚韵赓续未来”文化惠民展演,“垄上春秋·见证曾随”学术研讨会,专家学者深入探讨苏家垄遗址考古发现58周年与大遗址保护利用工作。同时发布了《金道锡行》《新时代荆楚大遗址保护与考古(文化)遗址公园建设研究》两部图书。

6月6日,陕西省主会场暨延安博物馆开馆系列活动在延安举行。启动仪式上,嘉宾为延安博物馆开馆揭牌,为陕西省文物交流中心和陕西新增“国家一级博物馆”授牌,宣布启动陕西文物系统“大馆带小馆文化进万家”活动。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向延安博物馆移交考古发掘出土文物,发布《陕西红色记忆》丛书并进行赠书活动。与会代表参观延安博物馆,了解延安革命文物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工作成果,参观2023年陕西省六大考古新发现图片展示,体验文创产品展销和文物公益鉴定等活动。

6月6日,江西省主会场活动在龙南市举行。开幕式上,推介大型历史纪录片《史说江西》,为获评第五批国家一级博物馆的单位授牌,宣布2023年江西省文物安全守护人名单。与会代表调研关西新围、西昌围、龙南历史文化街区等地,感受文物保护利用成果。设置江西省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成果展,通过“江西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宣传”“江西廊桥”“江西古代书院”“赣南围屋”四个主题展示,全面展现江西省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成果。

重庆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会场活动也于近期在九龙坡区举办。活动现场,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的白色龙纹织金马面裙吸引大批观众拍照打卡,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重庆自然博物馆等单位带来的文创和衍生产品成为会场的“香饽饽”。

山东主场城市活动将于6月8日在济宁市汶上县举办,适逢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以此为主题,策划了运河南旺枢纽博物馆、分水龙王庙建筑群、南旺枢纽分水口等文物保护利用工程实地调研,观摩大运河山东段文物保护利用的“汶上模式”,展现新时代山东文物保护利用成果。会上将启动大运河山东段保护利用宣传月和大运河山东段考古调查授旗仪式。邀请省内外专家学者召开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学术交流会,为助力新时代大运河山东段保护利用事业行稳致远提供智库支持。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山东省将开展326项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宣传活动。

河北省主会场活动将于6月8日在承德市举办。活动现场将启动河北省第二批考古遗址公园评审工作,公布2023年度河北文物好新闻推介作品名单,宣推“跟着文物游河北——冀博文寻宝探秘系列视频”集锦,文物修复实验室工作人员将现场展示修复技术和成果。承德市还准备了文物保护相关节目展演,并开展河北省社会收藏鉴赏咨询服务活动走进承德等活动。

眼下,全国第四次文物普查实地调查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宣传四普也成为各地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的一大亮点。黑龙江在主场城市推出“文物新篇——黑龙江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图片展”,宣传展示全省13个市地的文物普查工作掠影,还展示了在四普田野工作中采集到的陶片、石器等文物标本。陕西省主会场活动启动仪式上,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陕西宣传采风”授旗。浙江省邀请云和县文保中心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云和县在文物调查工作中取得的成效和经验,为顺利推进四普集思广益。另外,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中有了更多青少年的身影:浙江主场城市活动结合儿童节主题,积极引导青少年从小树立文化遗产保护意识,通过家庭传递和校园辐射,推动全社会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提升;山东省主场城市活动邀请汶上青少年代表讲述渝大运河的故事,展现新时代青少年自觉传承和保护大运河文化精神的决心和信心。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当我们走近文化遗产时,不仅是在守护这片沃土中厚植五千年的文明根系,更是在回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感召。积小致巨,行稳致远,不如就在这个美好的假期,携亲唤友,奔赴一场文化之约。

编辑:韩丹 责任编辑: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