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遗址有多项“中国之最”

来源:央视网 | 2024年05月14日 09:51
央视网 | 2024年05月14日 09:51
正在加载

有一个听起来平平无奇却在中国考古史上极为耀眼的名字,它一次又一次刷新“中国之最”,把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史不断向前推进,它就是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

图片来源于新华社

图片来源于新华社

自1959年,古史学家徐旭生依文献线索寻找夏王朝遗址来到二里头以来,这个位于洛阳盆地的小村庄开始变得声名显赫,从此,和“考古”二字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通过多年的考古工作与综合研究,在二里头遗址发现了中国最早的城市主干道路网络、最早的“紫禁城”、最早的官营手工业作坊区、最早的青铜礼器群、最早的绿松石器群等诸多“中国之最”。

——“中国龙”的绿松石龙形器

一件长64.5厘米的绿松石龙形器,是二里头文化的杰出代表。这条龙由2000余片绿松石组成,巨头蜷尾,龙身曲伏有致。其制作之精、体量之大,在早期龙形象文物中十分罕见,堪称中华民族龙图腾重要证物。

图片来源于新华社

图片来源于新华社

——中国最早的“紫禁城”

2004年,二里头遗址发现一座东墙长300余米、北墙残长约250米、西墙和南墙分别残长100余米的宫城,总面积10万余平方米。虽然仅是明清紫禁城的七分之一左右,却是后世中国古代宫城的鼻祖。

——中国最早的城市主干道网

2001-2004年,考古人员在二里头遗址钻探、发掘出井字形大道,明确了城市规划、布局的框架。大路最宽处达20米,相当于现代公路4车道。在这条路上还发现了双轮车辙痕,比此前公认为最古老的车辙还早数百年,具有里程碑意义。

——中国最早的青铜铸造作坊

二里头遗址出土的器物色彩绚丽、纹饰精美,得益于技术先进的官营手工业作坊。考古人员在宫城遗址南部发现了近2万平方米的青铜铸造作坊,陶窑、坩埚、铜矿石、木炭、陶范等一应俱全。

这一系列“中国之最”体现出二里头文化在制度层面的史无前例的创造。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文物局指导,国家文物局新闻中心、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博”数字文化艺术博物馆(以下简称“央博”数字平台)主办的“何以文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数字艺术大展”继续启程,即将上线“华夏主脉”二里头遗址,重现夏朝都城!

“央博”数字平台复刻“华夏主脉”二里头遗址的贵族墓葬、一号宫殿、道路车辙遗迹、祭祀区、作坊区核心区,带用户深入感受华夏最早的“王朝气象”。

除此之外,还复现了绿松石龙形器与铜铃、乳钉纹青铜爵等10件珍贵文物。

绿松石龙形器与铜铃

绿松石龙形器与铜铃

乳钉纹青铜爵

乳钉纹青铜爵

打造专属二里头遗址NPC(“央博”数字平台复原的先民形象)让用户沉浸式感受二里头遗址先民日常生活、了解二里头遗址的文明气象。

江河万里总有源,树高千尺也有根。二里头遗址是二里头文化的核心载体,对研究中华文明的起源、王国的兴起、王都规制、宫室制度等涉及中华文明发展的重大学术问题,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让我们一起跟随“央博”数字平台,感受二里头遗址的无限魅力吧!

编辑:刘梦迪 责任编辑:邓莫南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