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古文明:陶寺的十件核心文物!

来源:央视网 | 2024年01月22日 17:17
央视网 | 2024年01月22日 17:17
正在加载

“没有哪一个遗址能像陶寺遗址这样,全面拥有文明起源形成的要素和标志。”

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文物局指导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博”数字文化艺术博物馆(简称“央博”数字平台)再次开启“寻根之旅”,展开对陶寺遗址的探索!在“最初中国-陶寺遗址”中,有哪些核心文物值得一探究竟呢?

圭表

长171.8厘米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圭表是度量日影长度的一种天文仪器,由“圭”和“表”两个部件组成。垂直于地面的标杆叫表,水平放置于地面上刻有刻度以测量影长的标尺叫“圭”。陶寺遗址中期王墓中出土有黑、绿、红三色相间的髹漆木杆、玉琮、玉戚,有学者推测其是我国已知最早的“圭表”测影仪器,不仅可以确定农时节令,还可以进行大地测量,确定“地中”,表明当时可能已经存在“王者逐中”的意识。

铜齿轮形器

直径约12厘米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青铜器的发明与使用,是人类进入青铜文明时代的标志。陶寺遗址墓葬中出土的含砷元素的铜齿轮形器,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砷青铜之一。这件铜齿轮形器外径约11.4厘米,内径7.8厘米,形如齿轮,外缘有发散状齿形突起物29个。出土时,它与在墓主手臂上的一件玉璧紧紧叠粘。有学者推测它表现了朔望月轮回,也有学者认为其为钏饰,即胳膊上的环状装饰物。

彩绘蟠龙盘

高7、口径36.5厘米

山西博物院藏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数千年来始终有着崇高的地位,至今中华民族仍自称为龙的传人。陶寺龙盘中的彩绘蟠龙,身体饱满而外张,沉稳而强健,威严而神秘,是罕见的艺术珍品。6000年前的红山文化、大汶口文化中已经出现了龙的形象,寓意吉祥,陶寺的龙形象也为后世所传承。

朱书扁壶

高30.2厘米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朱书扁壶出土于陶寺遗址城址内的居住区,上面有红色颜料书写的两个字,字有笔锋,似为毛笔类器具书写。其中一个为“文”字,另一个字学界有“尧”“命”“邑”等多种解释。朱书文字的发现,对于探索中国文字的起源和判定“尧都”具有重要意义。

刻字骨耜(sì)

长16.4、 刃宽3.4、 尾宽4.6、 尾端厚1.4厘米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耜是古代一种翻土的工具,是犁的前身。陶寺遗址26号墓北壁壁龛内,放置着一件具有礼器性质的骨耜,刻有耕作农具的象形图案。有学者认为此图案为“辰”字,即“农”的本字,它的出现可能将汉字的成熟期至少推进到4000年前。

铜铃

高5.8、宽8厘米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以复合陶范铸造青铜礼乐器,成为中国青铜文明的标志性工艺。陶寺铜铃是迄今所知年代最早的完整的复合范铜器。它的出现,说明中原地区在龙山时代可能已掌握了复合范铸造工艺,为青铜礼器群的问世准备了技术条件。同时也是迄今所见中国历史上第一件金属乐器,很可能是后来青铜编钟的先祖之一。陶寺铜铃的出现,“标志着构成中国三代音乐文明重要内涵的‘金石之声’时代的来临,可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玉神面

高3.3、宽 6.4 、 厚0.3厘米

山西博物院藏

玉神面是一件祭神的礼器,但不见通常的狞厉怪异,造型典雅柔和,神态安详神秘,玉质晶莹润泽,彰显出墓主人不同寻常的尊贵身份,反映了陶寺遗址与长江中游地区石家河文化的文化交流。

鼍(tuó)鼓

高约1米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礼器,是“礼”的物化载体,既是社会地位的象征,又是区别等级的标志。陶寺墓葬依照等级高低,随葬规格不同的成套礼器,并形成一定的规制。大型墓葬中,随葬品颇为丰富,发现有石磬、土鼓和鼍鼓组成的乐器组合,是“王”的身份象征,并具备了礼仪乐器的功能,是陶寺礼乐文明的重要代表,开创了三代礼乐制度的先河。

土鼓

高80.4、 口径25.6、 最大腹径41厘米

山西博物院藏

鼓是中国较早出现的传统乐器之一,除了未能保存下来的木鼓,这是已知鼓类乐器的最早标本,以陶为腔,顶端蒙皮。它出土于陶寺遗址大型墓葬,除了歌舞祭祀的乐器功能之外,还体现着墓主的特殊身份。

特磬

高32、长79、中部最厚5.5、底缘厚1厘米

山西博物院藏

磬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石质乐器,古人认为其声清脆悠扬,可以通神达天,因称“天籁”。这件陶寺遗址出土的特磬是目前发现年代最久远的石磬,器型硕大、音响清越,是后世编磬的鼻祖。

作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的重点遗址,陶寺遗址是研究中国历史和古代文化、感知中华民族精神内涵的必经之地。

陶寺遗址以其丰硕的考古成果,为我们打开一扇“最初中国”的大门......

来“央博”何以文明岛,走进陶寺遗址,探秘更多珍奇文物!

编辑:李天琪 责任编辑:邓莫南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