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简牍博物馆开馆 千余枚珍贵简牍首次亮相

来源:国家文物局 | 2023年09月12日 16:27
国家文物局 | 2023年09月12日 16:27
正在加载

天水放马滩秦简、居延新简、肩水金关汉简、地湾汉简、敦煌马圈湾汉简、悬泉汉简……这些书写在汉简上的生动内容,以小见大,弥足珍贵,填补了许多史籍记载“盲区”,再现了汉代边塞防御体系和丝绸之路繁盛景象。9月9日,历时四年建设的甘肃简牍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千余枚见证汉代丝绸之路繁盛的珍贵简牍首次集中亮相,其中绝大部分为考古发现后首次展出,包括国宝级文物《四时月令诏条》墙壁题记、居延里程简、康居王使者册。

简牍,中国古代书写用的竹简和木片,为未编成册之称。在纸发明以前,简牍是中国书籍的最主要形式,对后世书籍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甘肃是中国简牍大省,20世纪以来共出土6万多枚简牍,其中汉简居多,占全国汉简总数一半以上,被誉为“汉简的故乡”。 然而,由于缺乏展陈场馆,这些珍贵简牍文物大多只能“沉睡”在库房里,仅供学术研究。

康居王使者册

康居王使者册

如今,新馆的投入使用,让一批简牍精品得以走出“深闺”绽放光彩。其中,汉代的居延里程简和悬泉里程简极其珍贵,这两枚里程简“接力”勾勒出汉代丝绸之路东段、长安至敦煌的具体线路走向和重要节点,详细记录了“从长安出发到敦煌,一路上要经过的31个驿站,驿站间的距离远近不一,但大致都是一天内可到达”。里程简作为重要实证材料,助力“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在2014年申遗成功。

作为全国唯一一家省级简牍专题博物馆,甘肃简牍博物馆主要承担甘肃省出土简牍的收藏保管、保护修复、整理研究和展示利用工作,是一座集收藏、保护、研究、展示、宣传、教育和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现代化公共文化空间。藏有从秦代至魏晋时期的简牍近4万枚,绝大部分是汉简,还有与简牍相伴出土的纸张、纺织品、木器、漆器、铁器、骨器、陶器等文物1万余件,其中一级文物达到1679件(组)。

目前,馆内常设“简牍时代”“简述丝路”“边塞人家”“书于简帛”4个基本陈列,涉及简牍发现的历史、简牍中的丝路故事、汉代边塞人的日常生活、汉简中蕴含的书法艺术等,通过实物展示、图文解说、影像互动、场景复原等展示手段,为公众全面、生动地展现了甘肃简牍里的丝路文化与中华智慧。

“简牍时代”以敦煌汉简的发现为起点,从居延到金关,全景式展现河西边塞地区简牍考古的历史纪实,探寻简牍考古出土时的情境,发掘简牍考古的历史源头。展示自殷商到魏晋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简牍时代”,记载于简帛上的各类文书、典籍,为观众详细介绍了简牍文书类别、简牍形制和制作工艺、西北地区汉简的考古发掘史、有代表性的简牍学研究成果等。

“简述丝路”以探寻“丝路”为主线内容,通过对话式的提问,揭开丝绸之路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丝绸之路的“路”在何处?沿途的塞防是怎样的?这条路上往来的到底是哪些人?这些问题都能在展出的简牍和文物中得到解答,向观众清晰展现了丝绸之路的历史原貌。

“边塞人家”以居延地区出土的简牍为主,以一封家书为发端,解开尘封千年的河西边塞岁月记忆,用诸多细节还原了河西走廊的边塞生活。

“书于简帛”从书法的视角展现了简牍遗墨的艺术之美,通过“汉字流变”“诸体之源”“一笔千年”3个部分梳理了汉字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书法流变与时代经典。

此外,在展馆一楼展出的特展“二十世纪初中国古文献四大发现展”, 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敦煌研究院、甘肃简牍博物馆、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联合主办,通过“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遗书”“明清档案”4个专题,凸显了典籍文献在文明传承中无可替代的作用,展示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简牍学被称为“冷门绝学”。为做好简牍的解读、展示工作,让简牍活起来,甘肃简牍博物馆通过声、光、电与场景相结合的方式,将简牍中描写的人物、事件更加直接展示出来。通过影像互动复原汉塞边关、驿站遗址空间等多种形式,向公众展示简牍文化,解析简牍故事,让简牍真正走近观众。

编辑:韩丹 责任编辑: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