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是北京画院原艺术室主任、北京中国画研究会第四和第五任会长古一舟诞辰100周年的日子,由北京画院主办的“古一舟的时代记忆:北京画院院史研究展之二”近日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开展。展览延续北京画院院史研究系列,来缅怀这位曾与北京画院并肩前行的老前辈。
古一舟
据了解,此次展览整理了北京画院的旧藏,并与新近收藏的古一舟作品相结合,时间跨度近40年,用绘画的语言来讲述古一舟作为艺术创作者的三次重要人生转变:从“革命者”到“美院学生”再到“美术工作者”。这些转变不仅是古一舟作为个体的社会身份转型,更是一段历史进程变迁的缩影。
《首都之春》 古一舟、惠孝同 等 67×4560cm 纸本设色 北京画院藏 1959
古一舟,1923-1987,曾用名古岛,1923年6月14日出生于山西省运城县(今运城市)北相镇。1954年,经组织选送古一舟进入中央美术学院调干班进修,在蒋兆和、叶浅予、罗铭等教授指导下接受中国画人物和山水方面的学习。他的课堂笔记和习作也会呈现在本次展览中,首度再现他在美术学院接受专业绘画训练的重要经历。
《十三陵水库大坝落成典礼》 古一舟、周元亮、松全森 96×178cm 纸本设色 北京画院藏 1958
北京画院成立之初,正值中国画界的转型期,无论是来自革命队伍的美术工作者,还是京派的前辈画家都积极投入到新的创作实践中,用手中的画笔为人民群众塑像,描绘社会建设新成就,创作出不少具有时代意义的佳作。古一舟也是他们当中重要的一员,参与了诸多重要的主题性集体创作。
《收音机里论英雄》 古一舟 67×99cm 绢本设色 北京画院藏 1958
古一舟注重写生,强调“以造化为师”,在人物画和山水画创作方面自成一家,拥有严谨、朴实、厚重、生动写实的艺术风格。他深入生活,赴各地写生,用画笔歌颂时代、赞美山河,记录工农业生产场景和建设成果,抒发对祖国和人民的爱与崇敬,留下了大量充满生活气息与时代气息的艺术作品。
展览将持续至7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