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央美术学院等机构联合制作的百集特别节目《美术经典中的党史》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播出。节目以画为体,以史为魂,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美术作品中,遴选出100件最具代表性的美术经典作品,生动再现中国共产党100年来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本期为大家介绍的党史中的一幅画是画家刘宇一创作的油画作品《良宵》。
1950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一周年的纪念日。10月3日,中南海怀仁堂举行歌舞晚会,各民族代表和各界人士欢聚一堂,庆祝新中国成立一周年。画家刘宇一根据1950年10月3日毛泽东主席和众多民主党派代表以及爱国人士在中南海欢聚一堂的场景,创作了油画作品《良宵》。
《良宵》以富有叙事性的人物群像的方式呈现,画家刘宇一凭借肖像画造型的深厚功底,在画中塑造了50余位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形象。画面左右两侧各以一圆一方、一白一红两张桌子为重点,桌子上方的宫灯样式精致华美,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龙凤宫灯下,毛主席正站在铺着红布的方桌前,笑容可掬,微微扭头,右手提笔、左手拉起横幅,微笑着望着柳亚子,柳亚子抬手表示赞叹欣赏。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领导人聚拢在桌边,谈诗论句,兴味正浓。
在画面的左侧、一盏花卉宫灯之下,邓小平、刘伯承等领导人与李四光、华罗庚等科学家及知识分子围坐一桌,谈笑风生。
两张桌子在宫灯光源的照射下,光线最为集中,在白色桌面和宣纸的映衬下,主要人物的面容轮廓更加清晰、突出。——美术评论家于洋
圆桌后方的陈云、习仲勋等领导人与工人代表正在亲切交流。
在圆桌左侧的文艺界代表中,正在作画的徐悲鸿和他身后观画的齐白石、梅兰芳,展现出各自的风采。
在两张桌子之间、画面的中心位置,宋庆龄、何香凝等人在听一个维吾尔族的小姑娘弹奏,欢庆团圆,其乐融融。
画面中部一字排开的宫灯将画面一分为二,不仅分为上下两部分,还分割了前景和背景,让画面空间立体、有层次感。
背景着清澄的蓝色调,细腻而热情的笔触令画面在和谐中透出幽静而富于浪漫的情调。
画家辟出左侧一角,展现中秋和谐优美的夜色,柳条间的一轮明月下,北海的白塔镶嵌在宝石蓝色的夜幕中,白塔四周灯光点点,勾勒出古代建筑的轮廓,与天上闪烁的繁星遥相呼应。
1956年,16岁的刘宇一从南京赴北京求学,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走上学画之路。这段求学时光里,刘宇一表示,新中国成立后的安定繁荣和人们幸福的生活,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他萌生了创作一幅油画的想法。
我们的前辈先人首先在神州大地上‘画’了这么一幅画,这样的一幅非常波澜壮阔的、丰富多彩的画面印到了我的心里,传到了我的脑子上,然后再经过我的艺术的加工,才形成了这个小的《良宵》的画面。——画家刘宇一
为了真实地反映时代、记录历史,刘宇一从各种资料中查找了从时代背景到事件发生地等内容细节点滴,使《良宵》中100余位人物形象跃然纸上。1992年,应毛主席纪念堂邀约,刘宇一再次创作油画《良宵》。在近一年的时间里,刘宇一夜以继日、精心创作,最终创作完成巨幅油画《良宵》。这幅《良宵》根据纪念堂高大宽阔的墙体量身定制,成为最大尺寸的《良宵》,被毛主席纪念堂永久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