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惠中:人淡如菊,山水畅神

来源:央视网 | 2016年07月22日 10:40
央视网 | 2016年07月22日 10:40
正在加载

  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显然,先贤不仅深深地感知到水的周流无滞、山的厚重不迁之意蕴美;并在体悟静山动之形 式美的同时,也寻得了仁寿智乐与山高水长之类在的精神同构——这大概就是中国山水画自发生以至今日,为何从不称作“风景画”的缘故吧。因为这山水画,不只是描写自然中的物象与图形,而是要通过笔墨的挥写,表现画家主体对丘壑意趣乃至自然大道的人生感悟。晋人宗炳在他的《画山水序》中说,“山水以形媚道”, 其“澄怀味象”、“卧游”、“畅神”说,正道出了中国山水画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本质内涵。

 

 

  王惠中老师,生长于鄂东大别山区。少年时,即因能写一手好字,常提笔行走于山野田畴,刷标语,写语录,为乡亲所欣赏。青年时期,当兵服役于川中,得从师于 四川美院冯建吾、李文信等前辈画家学习国画。那时的学习,绝无功利,纯友情趣。蜀中之人文、山水,开其心窍,长其灵苗。自此,他目中山水与手中山水,心头山水与笔下山水,便常常交融一起。上世纪70年代初,惠中老师从属地转业湖北师范学院至今,又三十余载,长路漫漫,也近乎经历一种“蜀道难”。然而,任工作之艰辛、教学之烦杂、生活之挫折如何历落于眼前脚下,他总也能乐而观之,从容待之。甚至因为他为人师的平善和蔼,加之过度怜才,常有学生穿梭般往来其 家,与之谈笑,以至寝室,他亦能无倦无厌。夜半更深,一旦稍得清静,几上茶酒所侍者,仍是一砚渊玄,几笔灵机,满纸云烟。那时节犹可想见,面对绢素,先生解衣般礴,意与冥运,心游万仞,唯有我在天地之间的神游情状——不烦不滞,不执不舍,《文心雕龙》中所谓“意得则舒怀以命笔,理伏则投笔以卷怀,逍遥以针劳,谈笑以药倦,庶几乎可为王老师笔墨生活写照。此或即仁寿者相也。

 

 

  惠中老师于书画,不粘着古人,亦不模式化。既能从传统取资,又不拘于旧的的绳墨。其山水画,骨气清雄,笔墨劲秀。无论是写他久居的石黄山水,还是老家的大 别山色,或草草数笔,或反复皴积,总体上总是具有一种清雄厚重之感。细读之,又觉有一种明秀通透的韵致,这种雄与秀的对立统一,是不容易做到的。于具体笔 法,最具特色的似乎是将皴擦与勾勒打成一片,满纸勾勒,亦满纸皴擦,且色且皴,似画非画,相生相发,一片水晕墨彰。此则别无他家矣。担当题画曾有云:“若有一笔是画也非画,若无一笔是画亦非画。”此所谓心与道俱,知与神通,天机自张,技进乎道,而能超出一般绘事藩篱之外者也。

 

 

  王老师寄情寓意于书画,孜孜不倦四十多年。然而深居学院山林,教书育人,迹近陶潜农桑之事。资格虽老而不争不踞。中怀猜介而人淡如菊,能与学生打成一片,却不与世宣扬,神远而调低。可谓桃李不言,和光同尘。荀子言:“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而我所知道的惠中老师之于山水画。“畅神而已”,素无心于功利;故平时之所作,有得意者。或值同道相过而爱焉。即以举赠而不惜,好画竟常被人藏去。偶尔朋友义为催促,不得已出三五画 集,亦赫然大观。吾师潇洒,新亚楷模,谨就所知所感记于上。(文:陈新亚 图:王惠中)

 

 

 

      艺术家简介:

 

  王惠中,1949年出生于湖北省罗田县,湖北师范学院书画副教授,其书画作品多次获国内外大奖,并被作为国礼赠送国外元首和机构。国画山水《层林尽染》被天安门管理委员会收藏,悬挂于天安门城楼,国画山水《风景这边独好》被人民大会堂收藏。

  出版的专著有《书法基础教程》(1997年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是我国第一本大学书法教程,《21世纪有影响力画家个案研究——王惠中》(2007年北 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出版)、《老子·金刚经卷》(2012年3月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与人合著有高等《书法教程》、《硬笔书法教程》等(2004年华中科 技大出版社出版,被评为优秀教材,已五次再版)。

编辑:王天放 责任编辑: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