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资料图
5月5日,由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徐悲鸿纪念馆、巴黎高等美术学院、河南博物院共同主办,法国奥赛美术馆、巴黎小皇宫博物馆、默伦美术馆、鲁贝博物馆、南特美术馆、科涅克市博物馆、博韦市瓦兹省立美术馆协办的“大师与大师——徐悲鸿与法国学院大家作品联展”在中华世纪坛举行了开箱仪式。
展览将展出徐悲鸿先生及法国学院大家们的绘画作品共123件,其中包括徐悲鸿先生的四位法国老师(弗朗索瓦•弗拉孟、帕斯卡•达仰-布弗莱、费尔南德•柯罗蒙、保罗•阿尔伯特•贝纳尔)的重要代表作品。
本展览回顾了中国现代艺术大师徐悲鸿先生青年时期在法国的艺术学习的探索经历,梳理中国现代美术创作和美术教育在二十世纪上半叶的历史发展脉络及其重要成果,呈现这一时期发生在中国与法国之间的一段标志性的文化艺术交流史。
资料图
资料图
2014年恰逢中法两国建交50周年,本展览将是中法文化交流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亮点,不仅对中法艺术界是一种有力的促进,也将成为中法两国人民友谊的见证。
此次开箱选取了代表了近代中国人物画的最高水平《愚公移山》,是徐悲鸿在印度期间历时三个月绘制完成的巨作,体现了中国人民坚韧不拔地与自然抗争直至感动上天的精神。此画创作于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期,画家坚信中华民族以愚公移山的精神,终将取得战争的胜利。徐悲鸿突破传统绘画的格局,把众多剧烈运动中的人体引入中国画。此画远观气势磅礴,场面宏大,气氛热烈。近看则细部充实精到,无一懈笔。
黑帽女人的肖像,是徐悲鸿在法国留学时期的老师阿尔伯特•贝纳尔(1849-1934)大约1930年创作的。这幅画应该是1933年在国立网球场现代美术馆举办中国艺术展期间,贝纳尔在家中招待徐悲鸿时赠予他的礼物。在贝纳尔生命的最后几年里,习惯用偏暗的色调作画。画面上的人物戴着一顶黑色帽子。观众的所有注意力会集中黑色映衬下的苍白的脸庞和手,嘴部尤为突出的红色笔触让整幅画鲜亮起来。
帕斯卡•达仰-布弗莱(1852-1929)也是徐悲鸿在法留学期间的老师之一。这幅人体画见证了美院男性裸体绘画的演变。在学院派学说中,人体是一个微观的宇宙,艺术家应该在其中看到和理解整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