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内蒙古——远方·颉元芳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来源:央视网 | 2025年11月10日 16:09
央视网 | 2025年11月10日 16:09
正在加载

11月9日,“印象内蒙古——远方·颉元芳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正式启幕。本次展览由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内蒙古艺术学院共同主办,内蒙古美术家协会、内蒙古美术馆、内蒙古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锡林郭勒盟文联、内蒙古艺术学院艺术创作与实践中心、内蒙古艺术学院水彩艺术创作与研究中心联合承办。共展颉元芳个人水彩画作品近40幅,主题鲜明、独具风格、意境多元,涵盖博克手系列、那达慕系列、吉祥草原系列、祈福系列等,凝结着颉元芳对北疆文化的审美思考与艺术表达,承载着她对内蒙古草原,尤其是长居于此的人们的精神世界的深刻洞察与温情刻画。

展厅现场

展厅现场

颉元芳,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内蒙古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内蒙古艺术学院美术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绘画专业负责人,内蒙古艺术学院水彩艺术创作与研究中心主任,曾获“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暨第三届中国美术奖”金奖。她用朴实与真诚的笔触,将牧民的神韵与内蒙古的壮美风光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每一幅作品都是一个动人的故事,引领观者走进内蒙古辽阔的土地,感受祖国北疆的生机与力量,探寻心中向往的“诗和远方”。

杨雄致辞

杨雄致辞

中国美术馆党委书记杨雄表示,此次展览作品中既有对内蒙古草原生活的温情记录,也有对民族文化传承的深入思考,既展现了蒙古族同胞的精神风貌,又折射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基因。既体现了艺术家关注时代、关注生活的艺术追求,也彰显了当代艺术家的责任和担当。中国美术馆始终致力于树立民族美术发展脉络,推荐具有学术价值的艺术创作。本次展览较为完整的集中展现颉元芳不同时期的代表性作品,既是对她个人艺术生涯的系统梳理,也为美术界研究民族美术的当代转型提供了鲜活样本。

折喜文致辞

折喜文致辞

内蒙古艺术学院党委书记折喜文表示,颉元芳长期扎根教学一线,潜心艺术创作,始终保持着对艺术的虔诚与热爱。此次展出作品,充分呈现出颉元芳艺术世界蓬勃的生命力与浓郁的人文关怀。为了更好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引导更多青年教师和优秀学子投身水彩画事业,学校专门成立了“颉元芳工作室”和“内蒙古艺术学院水彩艺术创作与研究中心”。下一步,也将持续支持像颉元芳这样的优秀艺术家,为他们搭建更广阔的舞台,创造更优越的条件,让艺术的种子在内艺的沃土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王耀中致辞

王耀中致辞

内蒙古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党委书记王耀中认为,进入新时代以来,内蒙古美术界积极搭建平台,集中展示、大力推介精品力作,与各方联动,加强政策支持、资金保障和业务指导力度,内蒙古美术取得了丰硕成果。内蒙古自古以来就拥有着得天独厚的文化与艺术底蕴,孕育了一批又一批优秀艺术家,颉元芳就是这其中的杰出代表。她的创作源泉深植于内蒙古大地,将自己的艺术探索与深厚情怀融入到这片热土与人民当中,不断创作出新的精品力作。

陈坚致辞

陈坚致辞

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委会名誉主任、中国美术学院教授陈坚谈到,颉元芳的水彩创作,始终透着“朴实”与“真诚”,并在这份朴实中藏着独特的学术思考与语言创新。她擅长截取生活中的“瞬间片段”,不刻意铺陈情节,却能让观者瞬间读懂画面背后的情感。本次展出的精彩作品,以精湛的情感技巧营造出深沉的氛围,达到了“人生有诗”的艺术境界。如今,这样的表达通过中国美术馆的传播,触达到了全国各地的艺术爱好者与关注者,更传递出一种向上生长、向外连接的生命哲学——它深深植根于草原文化,饱含内蒙古人民的精神智慧。

颉元芳致答谢辞

颉元芳致答谢辞

艺术家颉元芳致答谢词,她坦言,本次展览展出的作品凝聚着自己近二十年来深入内蒙古锡林郭勒大草原的丰富经历和深厚情感,内蒙古这片热土与人民给予了她无限的创作热情与灵感,也为她的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资料。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内蒙古画家,非常荣幸走进中国美术馆这座艺术殿堂,把对家乡内蒙古的深厚情感、对家乡人民的独特情结、对北疆文化的感悟理解进行呈现和展示。感谢大家多年以来的帮助与支持,未来,她将一如既往坚持对水彩艺术的热爱与探索。

展厅现场

展厅现场

展厅现场

展厅现场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11月19日。

编辑:韩丹 责任编辑:邓莫南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