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艺课,让美育跨越纬度

——“原来,中国画这么有趣”乡村艺课案例

来源:美术报 | 2022年05月07日 14:49
美术报 | 2022年05月07日 14:49
正在加载

沉浸式的线下教学实践课“中国画小剧场”

沉浸式的线下教学实践课“中国画小剧场”

由于城乡发展不平衡,社会环境、经济条件、教育资源的诸多因素,乡村学校美育工作仍相对滞后,并且发展缓慢。美育需要一次次的促动,更需要长久的积累,如何充分激发乡村学校美育的内动力?如何让美育沁润乡土课堂,如何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享受高质量的美育教育?

中国美术学院“乡村艺课”美育公益项目,集结了一批以中国美术学院师生、优秀毕业生为主体的美育志愿者,发挥美术高校专业审美和理论体系的指导实践作用,传承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借助融媒体时代优势与互联网手段,让美育资源通过线上线下服务乡村。专门为乡村寄宿制学校开展线上线下美育活动,通过美育座谈、师资培训、校园改造、传输课程等方式为乡村小学提供美育资源。目前已为来自浙江衢州开化、湖南邵阳洞口、云南普洱景东、贵州黔东南从江芭扒、陕西延安呼家川、河北邢台巨鹿等六个省共9所乡村学校提供了传统国画、传统书法、创意版画、趣味手工、美术鉴赏等五个门类的直播课程,并组织多个实践团队累计前往22所乡村学校开展线下美育实践活动。

随着“乡村艺课”项目的逐步推进,美育对于乡村学校而言不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越来越多的乡村儿童正通过这个平台学习美,欣赏美,创造美。

中国画描绘了历朝历代的山水风貌和风土人情,记录了经典的历史故事和伟大人物,蕴含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激发孩子们对中国画的鉴赏兴趣,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和民族自豪感,是中国传统美育教学实践者们当下的使命。作为中国美术学院“乡村艺课”的明星课程,“原来,中国画这么有趣!”系列中国名画鉴赏启蒙课程由“嘎嘎艺术星球”团队为乡村学校量身定制。通过线上“直播课”和线下鉴赏+技法实践课,引导学生趣味鉴赏中国画,从一幅幅名画出发,寻求画里主角们的动人故事,解析国画线条、颜色、画面和意境之美,培养学生的“中国式审美”,让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品质精神滋养学生的心灵,伴随学生们成长。

“中国画小导师嘎嘎”IP形象

“中国画小导师嘎嘎”IP形象

活化传统 国画鉴赏并不难

“原来,中国画这么有趣!”儿童中国鉴赏系列课程的研发与实践,是传统艺术传播与儿童启蒙教育之间一次成功的探索与创新。

值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之际,嘎嘎艺术星球团队,从2019年正式启动“原来,中国画这么有趣!”项目,历时3年编著了系列绘本读物、创作了系列视频动画、研发了系列“鉴赏+技法实践”课程。活化传统,让国画“动起来”。团队还独创了可爱的“中国画小导师嘎嘎”IP形象,它会变身画里主角,陪伴孩子一起穿越千年,揭秘不可不知的100幅中国名画。从专业和传播的角度来讲,中国画教育应放在中国传统学理的语境下探讨,应培养儿童形成中国式的“思维方式”、“审美理念”和“赏读习惯”。

正如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何士扬所言:“中国的书法和绘画里藏着中国人所有的审美基础。带领学生们品图识画,在名画中感悟‘画中有诗’的东方意境和创作者的胸怀,发现生活中的典雅之美,感悟生命与自然带来的一切美好。”

线上线下 美育浸润乡土课堂

2021年7月,该课程参与了中国美术学院开展的《乡村艺课——乡村寄宿制学校课余活动美育计划》项目,依托中国美术学院优质的教学和实践平台,将传统艺术教育赏带入乡村学校课堂,为乡村美育教学创新与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在湖南省洞口县杨林镇中心小学支教时,团队师生们带来了一堂生动的《簪花仕女图·胖胖的唐美人》中国传世名画鉴赏课,为学生们设计“趣味中国画小剧场”,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学生们分组创编“簪花仕女”纸偶剧,让古画里的主角“动起来”,演绎别开生面的故事!还为学生设计了《花卉水墨技法课》,师生一起,为唐代仕女“簪新花”,课堂里大部分学生都是第一次拿毛笔,在老师悉心指导下,学生们学习握毛笔的姿势、练习毛笔的使用方法,蘸取不同颜色,中锋、侧锋的用笔变化,画出色彩渐变的花卉。课堂上,老师极具亲和力、专业性讲解,让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学生们对中国画的鉴赏基本知识和角度有了新的认识,尤其对中国十大传世名画的了解已是非常深刻了。

这一系列沉浸式的线下教学实践课,“视频动画趣味导入”、“国画鉴赏知识讲解”、“中国画小剧场”、“水墨技法实践”,团队用孩子最感兴趣的方式,开启中国画鉴赏启蒙教学,重兴趣的培养,重知识的拓展,重思考过程,也重创作结果。

2021年11月至今,“原来,中国画这么有趣!”依托中国美术学院“乡村艺课”公益平台,陆续为湖南省洞口县杨林镇中心小学、浙江省富阳市湖源乡中心小学、淳安县屏门等6所乡村学校带去20余场线上直播课。

课程创始人李丝老师说:“每次直播的时候,看到学生们朴实的笑脸和渴求知识的眼神,都能感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使命感和幸福感。未来我们会一直把乡村的公益课做下去,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编辑:韩丹 责任编辑: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