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传递与接力

来源:中国文化报 | 2022年04月26日 16:56
中国文化报 | 2022年04月26日 16:56
正在加载

《忆江南》节目画面

《忆江南》节目画面


近日,中央电视台纪录片《美术里的中国》开播,每集用12分钟讲述一幅画作与画家的故事,以艺术与技术的“完美邂逅”阐释画作的艺术价值,展现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和人文品格。4月3日,央视《经典咏流传·大美中华》节目中,《富春山居图》借助科技震撼重现,与虎年春晚《忆江南》节目形成呼应,观众仿佛置身画中,游览壮美山河。在抖音平台上,首都师范大学青年美术教师杨藩开播的“杨藩讲艺术”,以诙谐幽默的形式推出精简版的艺术课,不到10个月,积累粉丝140多万……

原本静默于各地美术馆、等待被观赏的画作,在新的传播手段下,跳脱物理空间的局限,创造出了与众不同的视觉观感,其背后反映了怎样的审美需求?科技与艺术的融合,对于促进美育普及有何积极意义?对美术类题材视觉化的创新,又应如何避免简单的流行化追求?

纪录片《美术里的中国》画面

纪录片《美术里的中国》画面

科技加持:从静态到动态

《富春山居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然而,鲜少有人知道画中藏着8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如何借助现代科技让画里的人物“活”起来?虎年春晚节目《忆江南》通过影视化全流程制作“唤醒”了这幅流传600多年的名画,在“CG特效+光学动态捕捉”等技术的加持下,画中的人物按照顺序一一亮相,聆听的同时,观众仿佛一曲“跃”古今,在镜头下“邂逅”画中人。

《忆江南》节目最大的难度是还原《富春山居图》。节目组与中央美术学院的艺术家合作,由5位国画艺术家将《富春山居图》拆分成了接近150个国画元素,经过三维的建模与还原,组成了一副纯三维立体的《富春山居图》。每一个元素的手绘保证了每一处景别的山石水木均不同。在三维的景观里还原国画的留白与艺术感,需要思考和把握三维化和国画之间的尺度。在影视化流程中,颜色的处理与三维美术的渲染上也追求国画美术的还原,而非一般影视中追求的真实感与立体感。最终,《富春山居图》在观众眼前“活”了起来。

在《美术里的中国》中,齐白石的名画《虾》被分解成了一个个小细节,游弋的虾们被赋予了动态感,仿佛自如地穿梭在池塘中,让观众也似乎跟着走进了那个“水草青青的世界”。黄宾虹的水墨画《万松烟霭》也进行了立体化视觉呈现,黄山奇秀与水光、星光合为一体,画面将作品的精妙细节放大呈现的同时,还以画中画同时显示这一局部在整体画作中的位置,让观众能更好地体会到画家的用心。节目还运用了4k高清摄影、超微距摄影、航拍摄影、延时摄影,甚至水下摄影等形式,利用风格多变的镜头语言搭配较快的剪辑节奏,令自然的呈现充满真实感。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评价:“《美术里的中国》利用最新电视技术手段,使静态的图像“活”起来,在声、光及解说词的互动中,“活”出一个别开生面的美的世界,让观众随着画面的移动逐步欣赏作品的气象与神韵,使美术作品在科技、数字化时代获得了新的生命。”

记写雁荡山花(国画) 150.8×395.6厘米 1962年 潘天寿 中国美术馆藏

记写雁荡山花(国画) 150.8×395.6厘米 1962年 潘天寿 中国美术馆藏

人性温度:从高冷到亲切

除了高科技的运用,这些节目能够精彩、有效地将看似高冷的美术作品普及给观众,也因其充分从受众角度考虑了“可接受性”。《美术里的中国》短小精悍,每集12分钟,不仅开门见山、深入浅出地向观众普及绘画技巧,说明白画“到底好在哪儿”,而且不从艺术史的大全景着手,而是从画家个人生平故事的小角度切入,带观众“亲历”作品的创作过程和画家的艺术人生。春晚节目《忆江南》邀请了知名话剧演员和青年歌手扮演画中人物,现场气势磅礴的演绎将宋词、名画、歌声完美融合,“渔夫、樵夫、行者、读书人”营造出超然的山水之境,也让观众沉浸在山水画的意境之中。

优秀的电视节目能将美术经典作品传播得更广,实际上作为美育重要基地的各级美术馆,也一直在创新方式方法,扎实开展普及工作。日前公布的2020—2021年度全国美术馆优秀项目中,包含了10个优秀公共教育项目和10个优秀公共教育提名项目。在这些项目中可以看到美术馆在普及美育方面的多样化举措和各自的亮点。其中,金陵美术馆入选优秀展览项目“观众也是艺术家”,展出热爱艺术的普通观众的作品,呼吁每一个普通人都能持续对艺术保持热忱,对艺术心生涟漪。中国美术馆设有现场导览和线上直播等多种展览形式,通过与各种新闻媒体直播客户端合作,扩大展览的影响力。如去年中国美术馆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体育青少中心《大手牵小手》栏目组合作,邀请30多位热情洋溢的小观众共同走进展厅,通过现场和线上导览,馆长吴为山与主持人鞠萍带领孩子们,大手牵小手,讲述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的精神。

运用新技术普及美育,短视频平台的受众覆盖能力不可忽视。首都师范大学的美术教师、画家杨藩开设了抖音账号“杨藩讲艺术”,从讲解日本浮世绘的前世今生到探究欧洲宫廷名画的历史背景,从传授《富春山居图》的绘画技法到剖析今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美术亮点,严肃处纵横古今,诙谐处又穿插相声段子、寓教于乐。在杨藩看来,利用短视频平台传播知识的最大优势就在于扁平化、广泛性,假使他仍然要营造艺术的神秘性或者吹嘘某个艺术家,那就会完全抹杀平台的特性。“普通人可能没必要详细了解艺术史,但我们应该知道什么是美、如何欣赏美。要让更多人接触到艺术、让艺术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你就要把起点放得更低,尽量遵从互联网的传播规律,尽量消除传播的障碍。”他说。

万松烟霭(国画) 132.5×66.5厘米 黄宾虹   中国美术馆藏

万松烟霭(国画) 132.5×66.5厘米 黄宾虹   中国美术馆藏

思想浸润:从懵懂到自信

作品是画家精神世界的具象体现,承载着画家毕生的理想和深厚的情感。在《美术里的中国》中可以看到,画家齐白石从家乡农村来到北京,在家国危难时,他将对乡土深沉的爱化作拍案奋起的金刚怒目。他画“螃蟹”,讽刺侵略者横行霸道;他绘“寒鸟”,鼓励民众身处逆境,精神不死。他说:“正因为爱我的家乡,爱我的祖国魅力富饶的山河土地,爱大地上一切活生生的生命,因而花费了毕生精力,把一个普通中国人的感情画在画里,写在诗里。”

中央文史馆副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冯远在节目中评价:“齐白石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百姓,是一位技艺高超、学养深厚的艺术大师,而且他力图使自己的作品让更多人喜欢。那么多人喜欢他的作品,这就体现了其人民性。我们能够从他的作品中读出一个很可爱、很朴实的艺术家的灵魂。”

在这部纪录片中还可以看到,傅抱石在战乱时的重庆如何忧愤交加,以“抱石皴”抒写胸臆,又如何在上世纪60年代,带领创作团队开展23000里的壮游写生,用画笔展现祖国的大好河山。当他站在华山的巍巍山峦前,内心充满自豪与憧憬,最终创作出了中国近现代山水画中开创一代新风的扛鼎之作《待细把江山图画》。傅抱石说:“中国画的精神,即是中国民族精神的最大表白。”

黄宾虹在《国画之民学》中写道:“艺术便是精神文明的结晶,现时世界所染的病症也正是精神文明衰落的原因,要拯救世界,必须从此着手。”他坚持在诗性的东方笔墨精神中去寻找抚慰和重建的力量,坚信笔墨是民族性格的表达,他用4个字总结和描述笔墨的妙谛:浑、厚、华、滋。“墨法显现了中国文化的人格特性,中国人的宇宙观。《万松烟霭》表现的是传统文化历久弥新、历久弥坚的形态,半个多世纪后我们再看,越来越显现出其价值,而这样一种对于东方文化的自信,在今天也越来越为我们所认同。”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于洋表示。

20世纪50年代,传统绘画不受学生重视,作为教师的潘天寿忧心不已。他在毛主席描写壮丽山河的诗词中受到启发,到雁荡山写生。1962年潘天寿创作了《记写雁荡山花》,尺幅巨大,山岩坚硬,野花蓬勃,将雁荡山的磅礴气象传递给每一位观者。他用传统的山水花鸟展现了一个崭新的境界,在画作中体现出精神气质的变化和对民族文化的自信。

这些作品和其创作者,生动阐释了文化传统与文化自信。正如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康震评价《忆江南》所说:“节目体现了中国古典精神,借助高科技让画中人物从画里走出来,又回到画里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学家、艺术家要能够展现中华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只有这样,我们的文化自信才能真正落实到每一个人心里。”

而在线下的美术馆美育活动中,湖北美术馆策划开展“时代有我赤心相传”“百名艺术家寄语‘艺术后浪’”“小小志愿导览员”“红色之路伴你行”沉浸式体验红色经典等公共教育活动,充分挖掘展览中的红色主题元素,让观众感悟特殊的红色文化魅力。浙江美术馆联合浙江省多家单位,举办了“时光机艺术计划,我和2035有个约定”“党是阳光,我是花”广播直播间和全省美术教师爱国主义美育资源共享平台、“我在我见我记得”公安英模绘像活动等,连接美术与当代生活,展现时代的榜样力量,着重培养青少年的文化自信。

一位网友在给“杨藩讲艺术”账号的留言中说:“以前只知道毕加索和张大千,一边听相声一边了解了艺术史,才更明白了中国山水画的美。”让美拨动更多人的心弦,这正是美育普及的初心所在。

编辑:韩丹 责任编辑: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