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城市公共空间更具艺术韵味

来源:美术报 | 2022年03月29日 17:08
美术报 | 2022年03月29日 17:08
正在加载

阿尼什·卡普尔 云门 雕塑 芝加哥千禧公园

阿尼什·卡普尔 云门 雕塑 芝加哥千禧公园

机场不仅向公众提供便捷安全的空间环境,还要让人们感到轻松愉悦,于是,如何使机场公共空间更具艺术韵味便成了新的诉求,它不仅仅是抵达和离开,还可以是“驻足”与“流连”之地。近日,“公共艺术与城市精神”学术研讨会在北京798国际艺术交流中心举办,来自城市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与雕塑、策展、艺术评论等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公共艺术与城市精神建构问题。作为城市的体现者和记录者,公共艺术如何激活城市公共空间的活力,成为城市更新的助推器?公共艺术如何推动人文城市建设?何为美的公共艺术?

今天,公共艺术再度成为社会热词,充分说明了社会与公众对艺术的需求,公共艺术迎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代。中国有着如此辽阔的地域、庞大的人群和丰富的社会环境,给艺术家提供了无限的施展空间,但是公共艺术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多,对建筑师和艺术家来说亦是巨大的考验。我们应该再思考——何为公共,何以公共?到底什么才是真正好的公共艺术,应该如何衡量一件好的公共艺术作品。如何通过艺术的方式,对城市或乡村的经济发展、民众审美真正产生作用。

城市精神的塑造是和历史文化相关的概念,它是由传统滋养,但一刻也离不开时代的修正。整个二十世纪是城市文明走向成熟的过程,规划理念跨越了从功能的完善到关注人文的阶段。公共艺术作为一种当代文化形态,既演绎城市文化,又表述市民思想,因此成为了当代城市精神提升的重要途径。

作为当代艺术介入公共空间和日常生活的一种路径,公共艺术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也成为了文化地标,代表一座城市的文化意象。近日,北京城市规划学会公共空间与雕塑艺术专业委员会和时代空间联合主办的“公共艺术与城市精神”学术研讨会在北京798国际艺术交流中心举办,“艺术对话空间”系列论坛旨在为艺术与空间的管理者、研究者和实践者搭建跨领域交流与合作平台。

论坛包括主题演讲和圆桌对话两个环节,通过与会专家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经验分享,形成公共艺术与城市建设的有关学术成果。在主题演讲环节,北京城市规划学会秘书长于化云就北京城市雕塑与公共艺术的发展做了系统的梳理和总结。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副主席景育民从自己多年的创作角度出发,解析动态艺术新趋势,看动态雕塑如何去激活静态空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董书兵分享了他的《荒野艺术计划》,看东方文明绽放于荒野大漠,传递千年的音讯。北方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教授、《公共艺术》丛书主编乔迁探讨公共艺术如何推动区域发展与人文城市建设。中央美院建筑学院学术部副主任、时代空间创始人阿福以日本濑户内直岛为例,探讨如何以艺术复兴城市,推动城市更新发展,结合中国本土实践,以艺术唤醒乡土,带动地区复兴。在圆桌对话环节,马红杰、王令、孙韬、吴克捷、吴宜夏、张明杰、尤洋、何崴、李文琏等二十余位来自城市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与雕塑等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先后针对公共艺术、乡村振兴和城市更新等相关问题展开深入探讨。

公共艺术作为媒介在城市公共空间中具有极强的渲染力和引领性,也是反映城市精神或体现场所精神的重要媒介之一,随着时代和技术的快速发展,公共艺术百花齐放却良莠不齐。在旧城改造中,公共艺术是激活城市公共空间的活力,成为城市更新的助推器;在新城建设中,公共艺术不仅营造新的城市公共空间与景观环境,而且不断创造城市的新场所与新文化内容,提升新城的获得感与幸福感。最终通过塑造城市新精神,以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

推动城市更新向多维度发展

城市空间既是社会总体的共有物,也是不同群体产生关系的场所和实践平台。艺术在各类城市空间的实践,既可以创造临时或长期的共同体,也具备生产瞬间历史的能动性,从而激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发挥潜力。

一百多年来城市规划理念的发展完成了从满足实用需求到人文需求的跨越,为公共艺术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公共艺术是所在区域的面貌、历史、文化、精神的重要体现者和记录者,是区域文旅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区域发展成熟的标志。同时,它具有时代的引领价值、审美的普世价值、文化的传承价值,而公共艺术在中国,具有中国特有的时代特色——不仅具有其自身学理方面的特征属性,还带着中国的底色,成为城市、乡村人民生活高质量发展的表征。

有专家表示,空间和艺术的关系是文化层面的关系,公共艺术是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文化表达和文化引领的重要载体。城市为人而生,不管是公共空间还是公共艺术,“人”才是主体,所以对与公共空间和艺术的讨论,还是要回归到人的需求。那么,公共空间、公共艺术带给我们是什么?是治愈抚慰,还是激励反思?值得每个人思考。有人说城市设计是有温度的城市规划方法,如果加入公共艺术,我们的城市规划会更有温度,更能体现人文关怀。

有学者认为当下艺术的场景变了,过去的古典艺术在雄伟庙堂之上,崇高权威,而今天的公共艺术需要走入街头巷尾,走入百姓身边。的确,公共艺术需要主动走入国土大地城乡空间多种多样的场景,和鲜活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融合,和广大人民的需求融合。再者,过去的传统艺术来讲,艺术家是主体,艺术家的观点和态度通过作品向观众进行单向传达,而今天,观众更加期待艺术家要有和公众通过作品进行对话、交流、互动的姿态。当下这个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有话语权,每个人都可以定义个体的生活、身份与热爱。艺术的话语体系从过去由艺术家和评论家输送美、定义美,到现在的共建共享共议,其实公共艺术理应更加民主、广泛和多元。最后,科技在如此快速而令人惊讶地改变人类的生存方式,一切皆可为了艺术服务,一切也都围绕着艺术,包括元宇宙、互联网、大数据、消费场景、人工智能,艺术可以产生的可能性在无穷扩大。艺术精神不灭,但艺术手段永远在创新,实际上,中国当代的公共艺术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手段,公共艺术是城市多维度发展之关键推手和力量。比如,对艺术投资的回报不一定要从艺术本身获得,要研究公共艺术的产业链。例如,艺术街区,可以实现通过周边商铺的回报、消费的增高来反哺对艺术的投入。通过构建艺术植入生活的上下游和前后段产业链,形成艺术介入城市最好的方式。

艺术品质与城市生活休戚相关

当今的公共艺术形式更落地,更关注当代生活。城市设计、建筑设计、公共艺术、环境艺术创作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今天,城市更新和乡村振兴的设计协同工作需要更加多样性、弹性化和灵活化,应该是交互的。

今天再提公共艺术并非偶然事件,通过空间审美,在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城市更新和乡村振兴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社会向美而行,需要更多的建筑师、艺术家和各部门的支持,把公共艺术和大众进行连接。有位建筑师反思到,“建筑师要懂规划,规划师更要懂艺术,反过来艺术家也要知道预算。也许我们需要如同文艺复兴时期的巨匠一样,必须得是石匠才能去做教堂建筑。当我们用这个思维去讨论的时候,会发现公共艺术变成一个非常重要的连接点,把艺术家和建筑家重新拉回到同一个场域里来。某种程度上讲,艺术家也可以做建筑,建筑师也应该跨出工程的桎梏,向公共领域去尝试。”

公共艺术作为人们直观感知城市的重要媒介,发挥着凝聚城市精神,调动市民参与的重要作用。在过去几十年中,城市规划师、设计师和艺术家们满怀热情,在国家建设发展的各个重要时期留下了公共空间营造与公共艺术创作的杰出作品,至今仍受到市民的喜爱,凝聚成为了独一无二的城市形象与人文风采。

相信,美好城市的未来离不开与多元力量更紧密交融的共创,离不开与市民热情开放的对话。未来期待能够为公共艺术的发展创造更多脚踏实地的实践机会,让艺术融入城市的每个角落,让艺术走进街乡的公共空间,让艺术家和社区老百姓形成良好的互动,点亮人们的生活。

编辑:韩丹 责任编辑: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