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学院里的思政课

来源:中国文化报 | 2021年11月10日 16:26
中国文化报 | 2021年11月10日 16:26
正在加载

“以美育人,培根铸魂”,开展好思想政治教育,以正确的思想指引青年学子,更好地参与到国家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的大潮之中,是美术学院的重要宗旨。拥有丰厚人文艺术资源的美术院校如何发挥自身优势,体现出课程的丰富性和生动性,真正做到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立德树人?如何通过思政课促使美院学子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全面提升思想道德素养和艺术人文素养?

“以美育人,培根铸魂——中央美术学院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展”现场

“以美育人,培根铸魂——中央美术学院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展”现场

中央美院:从专业课程挖掘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

不久前,中央美术学院举办了一场特殊的展览,“以美育人,培根铸魂——中央美术学院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展”,展出了中央美术学院14个专业院系的34门优秀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其中有美院学子走向大江南北对传统文化的考察,有对新兴木刻运动的再认识、再创作,有美化乡村的墙绘,有新时代服务城市发展的规划设计,有在精微素描中融入的第一堂党课,还有重温我党红色育人之路的“延河育魂”活动等。

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高洪表示,老一辈艺术家和老师们对于青年学子们一生最深刻的影响,就是他们的言传身教、艺术成就及教学实践,这就是中央美术学院的优良传统,这就是课程思政的力量,老先生们用他们的艺术品格在潜移默化之中感染着学生。

展览集中呈现出中央美院思政课程的建设成果,从不同视角反映了中央美术学院教师对“立德树人”的深刻理解,在专业课程中深入挖掘提炼其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

“延河高校人才培养联盟”简称“延河联盟”,是2019年由共同拥有延安时期党的教育血脉的中国9所重点高校组成的高校联盟。2020年末,延河联盟以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契机,确定了“七个一”工作方案。教师孙韬将其中的红色创作活动引入课堂,并成为一门创作实践课程。学生通过真实参与社会实践全过程,体会从接受命题,到研究背景、收集素材、凝练构图、材料选择、技法表现,深入刻画、关系整理,直到展览宣传的几乎艺术创作的全过程,获得了大量的一手经验,提高了创作能力和艺术素养,掌握了绘画的技巧,同时通过教师的引领在心目中树立起央美水准的高度。为他们日后成为独立的艺术家,“以大美之艺绘传世之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水墨人物写生》课程既有对中国古代传统写意人物画的临摹掌握,也有对中国近代改良中国画写意人物画的借鉴研习,以中华民族优秀绘画为根本,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强化民族画种精神,推广传统文化焕新。教师廖勤介绍,其主要内容包括研习中央美术学院历代名师的水墨人物经典作品,从中体会人民教师、人民艺术家的前辈们对传统中国画笔墨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的水墨力作。廖勤认为,教师带队引领学生们走出校门,进入社会实践,在工地、农田、军营、厂矿等实地为人民塑像,这其中对象有无名工农兄弟,也有全国劳动英模,更有90岁高龄的老红军,他们的精神深深地映射到我们的艺术学习之中,使师生体会为中国而学,为中国而画,为这些中华民族的伟大人民塑像,是中国画写意人物画师生的荣耀与责任。

“中央美术学院师生始终坚守‘爱国为民、崇德尚艺’的优良传统,笔墨紧随时代,艺术服务人民。展望新百年未来,我们将不负‘以大爱之心育莘莘学子,以大美之艺绘传世之作’的殷切嘱托,努力培养一大批德艺双馨的高端艺术人才,创造一大批充满深厚家国情怀的经典名作,把‘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的时代课题写在中华大地上和人民生活中。”高洪说。

中国美术学院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开展主题调研和写生创作活动,用画笔描绘浙江的青山绿水、治水新貌和动人事迹,绘制河长河工肖像千余张。

中国美术学院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开展主题调研和写生创作活动,用画笔描绘浙江的青山绿水、治水新貌和动人事迹,绘制河长河工肖像千余张。

中国美院:“星空下的思政课”与“摩登大自然”

今年3月,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公布了2021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关培育建设项目入选名单。中国美术学院“以乡土为学院 创新艺术人才培养”项目入选2021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数字交互系列动画《摩登大自然》入选2021年“高校原创文化精品推广行动计划”。

对于“以乡土为学院 创新艺术人才培养”项目,中国美术学院师生更愿意称其为“星空下的思政课”。早在2016年,学校开始将思政课堂下乡与专业下乡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让课堂“搬出”教室、“走出”学校。田间地头,桑竹阡陌,学生在哪里,思政课就在哪里。

“‘00后’学生大多对农村缺乏了解。”授课教师、思政社科部老师朱文信说,“我们要借助下乡的机会,引导学生关注乡村的现状与历史,让他们能切身感受到中国农村的发展,感知乡村,感知中国,从而激发他们改造乡村,建设祖国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星空下的思政课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授课教师、思政社科部教授龚华平说,“两者的结合,既整体提升了思政课的魅力和其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又有效引领了专业实践的效率和思想层次、创作水平。”

思政教学引导专业实践,专业实践滋养思政教学。艺术学子反哺乡土,以艺术的力量助力乡村振兴。近年来,中国美院的思政下乡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道路。在学生专业课下乡实践课中,中国美院思政社科部老师常常是分赴仙居、南浔、松阳等7个下乡采风点开展思政课,同学们共同探讨国情时政,还有学生以手绘的方式记录了思政课堂。

“听了思政课老师的讲解,我开始去关注这个村子的历史与发展。这是一方生机勃勃的土地,并不仅仅是我们画笔下的客体。”中国美院专业基础教学部造型分部学生谢池柳说,“中国的乡村不缺少美,我们要用自己的画笔把它的美传播出去,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它,保护它,建设它。”

为全面贯彻“以自然之道,养万物之生”“共建地球与生命共同体”的生态文明理念,中国美术学院师生团队创作了《摩登大自然》数字交互系列作品,从濒危动物切入,每集选择不同的视角介绍一种动物的外貌、生活习性、特点特征、现存状况和保护情况。同时扩展动画形象,将其和诸如垃圾分类等现实环境话题及各学科知识点结合,探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方法,以寓教于乐的形式将新时代核心价值观融入作品,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培养青少年自然环保的理念和科学发展的意识。

据介绍,2019年,该系列动画片被作为优秀案例在“学习强国”平台播放,被国家有关部门推荐为优秀动画片;2020年,入围第16届中国国际动漫节“金猴奖”动画系列片综合奖。

1979年版的小学语文课文《八角楼上》配有一幅毛泽东挑灯写作的插图,它就是岭南画派重要画家杨之光和鸥洋1977年合作创作的国画《不灭的明灯》。广州美术学院党委书记谢昌晶在“画中有话”短视频中主讲、介绍了这幅作品。图为视频截图。

1979年版的小学语文课文《八角楼上》配有一幅毛泽东挑灯写作的插图,它就是岭南画派重要画家杨之光和鸥洋1977年合作创作的国画《不灭的明灯》。广州美术学院党委书记谢昌晶在“画中有话”短视频中主讲、介绍了这幅作品。图为视频截图。

广州美院:“由画入史”激发党史学习热情

选取100幅红色美术经典,通过动态画面和形象解说讲述中国共产党开天辟地、改天换地的伟大历程——在今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到来之际,广州美术学院完成了“艺术思政”项目百集“画中有话——百幅红色美术经典礼敬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短视频录制。

作为“革命美术的先锋”,广州美院从建校起就创作了众多红色经典,如胡一川的《开镣》、关山月的《江山如此多娇》、潘鹤的《艰苦岁月》等,这些作品是党史教育的重要载体。2019年底,广州美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老师们以继承革命美术先锋优良传统、探索党史学习教育特色为出发点,推出两集“画中有话——红色美术经典赏析”短视频,充分体现了艺术类院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特色。学院党委副书记穆林进一步提出“画中有话——百幅红色美术经典礼敬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创意,将该项目纳入学校工作议程,集全校之力推进。

穆林介绍,共有48名教职工参与了短视频录制,其中年龄最大的陈金章教授93岁。在录制过程中,老师们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尤其是对经典中蕴含的党史内容,进行了系统的学习消化。同时,布置了“画说党史——庆祝建党百年红色美术经典赏析”的课程论文写作,3000多名学生完成了写作,大大提高了学习党史的积极性。

“画中有话”短小精悍又史料扎实,视觉效果丰富,每集约3分钟,更适合快节奏的生活,在上课间隙、休息时间随时都可以观看,对青年学子有较大吸引力。主讲者身份多元,既有美术大家,更有不少是该校的普通教师,也有自画自说——自己讲自己的作品,因此更亲民,更能拉近与观众的距离,适合在微信朋友圈广泛传播。黄埔区某街道负责人正是通过朋友圈的转发知道了这个短视频,于是邀请广州美院的教师到其辖区讲“画说百年党史”的党课。

“目前这个系列短视频有30多集被推上了‘学习强国’平台。最近广东省委组织部公布了《中共广东省委组织部关于百部精品党课百名优秀党史宣讲员评选结果的通报》,‘画中有话’微党课被评为百部精品党课。”穆林表示,未来要尽快推进老艺术家版“画中有话——红色美术经典赏析”,趁他们还健在、还健康时让他们来讲自己的经典作品,留下宝贵历史资料。

“如何解决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两张皮问题,是推进课程思政亟待解决的难题。为此我们鼓励马克思主义院的老师在立足思政本业的同时,积极拓展自学美术与设计方面的知识,也鼓励硕士思政专业教师跨专业攻读美术学或设计学专业的博士,立求融通艺术与思想政治教育两个学科。如徐平华老师被广美工业设计学院邀请在‘红色文创’课上主讲《红色设计学初探》,苏云升老师应邀指导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的《纪念肖像雕塑创作》、美术教育学院的《设计基础》,谭钊老师牵头举办革命文物资源与高校思政课程研讨会,都对推进我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发展产生有益影响。”穆林说。

雷神山医院艺术长廊

雷神山医院艺术长廊

湖北美院:“五十三梯”通向为艺术奋斗的梦想

校长为新生上入校第一堂思政课,落实集体备课制度,选聘学术造诣高、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学生的班主任,与辅导员和学院党政领导共同组成学生“立体化”成长导师团队……近年来,湖北美术学院的思政课在创新授课形式、提升教学艺术方面做了诸多探索。同时,学院还立足专业特色,深化“思政+艺术”育人模式,搭建实践育人平台,打造特色活动品牌。学院在红色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建立社会实践写生基地,开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社会实践、“艺缕阳光”“艺心为爱”等志愿服务项目;建立“美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与方法创新”研究专题,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研项目化”研究计划,成立“中国红色美术文化研究中心”。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学校师生创作了450余幅艺术作品,用艺术作品打造出雷神山医院艺术长廊,推出了“共战疫情”“艺术战‘疫’·心手相牵”等系列云展览活动。学生团队不仅为930余位援鄂医疗队、医护人员、警察、社区干部、志愿者等一线抗疫战士绘制头像,更有多名师生冲在第一线,积极为困在家中的居民服务,一些老师还通过网络义卖个人作品筹集善款。

今年6月,湖北美术学院公共课部借助课程思政育人第二课堂活动的“英语漫画大赛”“英语戏剧比赛”等赛事活动,发现了一批善于用图画表达思想的学生。7月,湖北美术学院公共课部积极组建课程思政育人漫评团队——“五十三梯”。“这一命名源自我校校史。湖北美术学院前身武昌艺专在抗战时期校舍被日军炸毁,以‘可毁者物质,不可毁者精神’之宗旨西迁至四川江津五十三梯坚持教育教学。象征着我们将铭记历史,不忘初心,以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己任。”该校公共课部主任周捷峰介绍。

“五十三梯”漫评团队指导教师都有丰富的一线教学经验,33名学生来自全校各个专业,各有所长,擅长板绘、水彩、国画、影视、动漫和文字等。团队通过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网络正能量赛事,以赛促学,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思辨能力,尤其是网络媒介素养,增强对网络信息的鉴别能力、对事物的观察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弘扬优秀文化,传播正能量,体现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与担当。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实践、关注现实问题,培育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激发内源性学习动力。

学生们创作的漫评主题紧跟时事热点,关注国情民生,弘扬爱国精神等,主题包括绿色低碳环保、青年学子卫国戍边、反诈宣传、抗洪救灾、奥运精神、抗疫宣传等。从成立至9月,团队学生们在荆楚网共计刊发原创图画和文字漫评作品29篇,其中27篇作品被“学习强国”平台采用,多篇作品分别被云南网、中国社会科学网、人民资讯、腾讯网、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等多个媒体平台转载。多篇作品同时申报参加中央网信办“五个一百”正能量作品展示活动。

编辑:韩丹 责任编辑: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