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艺术与设计教育新征程 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全新亮相

来源:美术报 | 2021年09月08日 17:11
美术报 | 2021年09月08日 17:11
正在加载

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 郎水龙/摄 中国美术学院提供

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 郎水龙/摄 中国美术学院提供

  2021年秋季开学,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正式启用。良渚校区是中国美术学院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重要增长极和重要基地,也是学校探索建立教育新模式新机制的试验园。校区占地483亩,总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紧临良渚文化村和地铁2号线良渚站。

  良渚校区于2018年4月8日中国美术学院90周年校庆之际奠基,在2019年1月11日,中国美术学院创建者蔡元培先生诞辰151周年纪念日开工。在余杭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和建设单位等协力克服工期紧,施工难度大,以及疫情带来的影响,一期一标段于2021年6月29日完成竣工验收。

  良渚校区是中国美术学院继南山、象山、张江之后的第四大校区,2003年建成的南山校区成就了水墨美院的现代演绎,2007年投入使用的象山校区则孕生了艺术家园的望境塑造,良渚校区则定位为中国美院的设计板块,建成后将容纳全部设计学科,成为设计教学的高能现场和不言之教。

  根据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的办学定位和理念,良渚校区的设计方案回应了“面向未来的创新校园”主题,探讨其运作模式,建筑展现出对家园感的学生社区,跨学科的教研系统,组合式的实验集群,产业化的创新基地等类型空间的布局与组织,并积极思考校园与周边城市空间的互动关系。

  主持良渚校区设计的建筑师张永和,于1984年获得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建筑系建筑硕士学位。自1992年起开始在中国实践,多次参加国际建筑及艺术展,曾在美国和中国的多所建筑学校任教。曾任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主持与麻省理工大学建筑系主任,现任麻省理工实践教授及香港大学荣誉教授,2011-2017年任普利兹克建筑奖评选委员会评委。张永和拥有复旦附中青浦分校、吉首大学综合楼等多个校园规划与教学建筑设计经验,除了建筑师和建筑学教师的双重身份之外,张永和在设计领域的“跨界”更是与良渚校区的教学诉求不谋而合。

  在校园布局的组织上,采用水平向自由延展的“绵延工坊”,利用基地四面环水、东高西低的地形,将校园设计为“东密西疏”,但东部密中有疏,西部疏中有密,二者通过绵延工坊和其间的叠石跌水相连,从而“疏密相间”,打通了“课内”与“课外”的边界。绵延工坊在提供绵延底层的同时,也通过一套双层交通体系,将绵延的街道社区引到了校区二层,与工坊和馆舍建立空中的沿街连接,暗埋了与途经院落高低互动的可能,也为沿途景观节点的未来生长预留了余地。

  在校区空间布局上,则大多采用“差序院群”,即通过绵延工坊的单位错落形成“大中小微”的院落层次,例如宿舍楼底层被设计为对应“学社制”的学社空间,用以共同兴趣为核心的学生自组织课余使用。由于位于工坊与宿舍之间,学社既是水平工坊在宿舍的“教学绵延”,又是垂直宿舍在底层的“生活沉淀”,从宿舍途经学社进入工坊,“下楼”即可“上课”,传统校园成为了“居学一体”的垂直分层关系,从而进一步强化了一种有别于正式教学、面向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软教学”氛围,因此“绵延多义的工坊空间、居学一体”的学院生活得以实现。

  中国美院党委书记金一斌表示,未来,中国美术学院和余杭区将以良渚校区为平台,依托学校设计学科优势与良渚区域资源优势,以数字文化小镇为支点,以“艺科融合”为助力,设立校地互动机制,立足文化艺术、设计创新、数字文化等双方优势领域开展一系列深度合作,以项目化落地,持续培育在未来改变设计行业、撬动设计产业的学术力量和高端文创人才,将余杭打造为多方创新动能的集聚地,与余杭区共同打造校地合作新典范、树立校地合作新样板。



编辑:韩丹 责任编辑: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