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时节,艺术品如何保存?

来源:美术报 | 2021年06月29日 16:32
美术报 | 2021年06月29日 16:32
正在加载

文物修复师正在修复唐代陶俑

文物修复师正在修复唐代陶俑

  在过去,我们时常会看到有些书画作品因装裱不佳,使用不当的悬挂、收卷方式,在书画存放、运输中忽视对光照、温湿度等环境因素的控制,导致书画作品出现脱裱、褶皱、变形、变色、虫蛀和霉变等问题。近年来,随着文博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宝档案》等电视节目的热播,文物保护的重要性越发受到人们的重视。文物是历史的见证,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合理的科学防护可以最大限度地延长文物、尤其是书画作品的寿限,使得这些优秀的文化遗产可以更长久地绵延赓续。

  近期正值江南梅雨季,阴雨连绵不绝。湿度过高会使纤维强度降低,还会促使霉菌滋长。空气中湿度过高时,书画吸水也会较多,这样就会使作品受潮,加速纤维的软化导致作品变形。部分受潮严重的作品,颜料和墨汁会失去粘性而脱落、流失。此外,过高的湿度还极易诱发霉菌的滋生和繁衍,从而引起书画作品大面积霉变。不管是一名收藏爱好者、还是专业的文博单位,如何能够更加妥善地保管好藏品、文物?本期特呈献这份艺术品防潮指南,从中可略窥一二。

俄罗斯摄影师镜头下的霉菌看起来就像外星球色彩斑斓的风景

俄罗斯摄影师镜头下的霉菌看起来就像外星球色彩斑斓的风景

  艺术品为什么会发霉?

  什么是发霉?发霉,又称长霉,意思是有机物因霉菌生长而变质、变色。

  霉菌是一种真菌微生物,通过孢子(相当于种子)传播繁殖。孢子长出菌丝,菌丝结出孢子囊,孢子囊又释放新的孢子,如此循环,自我复制。当孢子大量萌发,菌丝体多到一定程度时,它们看上去就像一堆绒毛、棉絮或蜘蛛网。这种状态就是“发霉”,俗称“长毛了”。

  发霉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家中的食物放久了会长出绿色、灰色的毛,潮湿的墙面或天花板也常有黑色的斑,这些都是发霉现象。艺术品一旦发霉,就会开始褪色、变脆,产生异味,腐烂毁坏,相当于正在被霉菌“吃掉”。这对艺术品是有害的。

  有些种类的霉菌对人体也有害,会引起过敏、气喘等。有研究指出,31%的过敏气喘患者对霉菌过敏,67.8%的过敏性鼻炎患者对霉菌过敏。误食某些种类的霉菌(如黄曲霉)会发生中毒,严重者有致死危险。

  为什么会发霉?这相当于问:孢子在什么情况下会生长。孢子是一种神奇的存在。它很小很轻,直径在几微米到几十微米之间,比头发丝还细。它们在空气中飘荡,遇到物体就附着上去,静静地等待萌发。外部条件合适时,孢子就开始生长;一旦条件不对,它们就停止生长,进入休眠状态;只要条件恢复,孢子又会苏醒过来继续生长,生命力极其顽强。这也是很多霉斑难以根除的原因。与孢子生长有关的外部环境条件,主要是相对湿度、温度、凝滞的空气和营养成分四个方面。

  ●相对湿度

  环境潮湿是发霉最主要的诱因。潮湿的程度,一般用“相对湿度”来表示,指当前空气中的绝对湿度与同温度和气压下的饱和绝对湿度的比值,最高为100%。

  通常,相对湿度越高,霉菌越容易生长。在21°C同等气温的条件下,如果相对湿度超过75%,1个月左右可以大面积发霉。相对湿度超过80%时只需要2周,90%时只需要4天。

  我国南方梅雨季节,往往超过一个月阴雨连绵,霉菌爆发的问题就比北方严重得多。部分地区的气象局会发布“霉变指数”,方便人民群众做好防霉工作。

  要注意的是,除环境湿度外,物品自身的含水量也属于湿度条件。因此遭水泡过的物品更容易霉变。

  ●气温

  一般情况下,温度在20°C~35°C之间,比较适合霉菌的繁殖。在25°C,90%相对湿度条件下,1-2天霉菌就可能爆发。

  ●凝滞的空气

  空气不流通,悬浮在空中的孢子更容易沉淀下来,空间内的物品也吸收了更多潮气,霉菌就更容易爆发。因此,放在地下室或缺少环境控制的仓库里的作品就很容易发霉,那里空气流通不佳,潮气又大,外墙还容易凝水渗水。

  ●营养成分

  生物存活需要营养,霉菌也需要“吃饭”。理论上,霉菌可以在任何有机材料上生长,包括纸张、胶水、布料、木材和皮革等。储物架、家具、墙皮和纸箱上可能存在的表面污物(如皮肤细胞、衣物纤维、外部污垢、油性物质和工业污染物等),也是霉菌的营养来源。

  大多数艺术品如书画、油画、纺织品等等均为有机材料,既是霉菌的食物,也具有吸湿性,可能成为霉菌生长的温床。事实上,霉菌孢子无处不在,只是我们看不见。大部分时间,霉菌孢子按兵不动。发霉通常意味外部环境起了变化,唤醒了沉睡中的孢子神兵。

  如何预防艺术品发霉?

  我们无法也不必试图除尽所有的霉菌孢子,它们总是存在于每个房间、每件藏品、每个人的身上。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管理和控制外界环境条件,抑制孢子萌发,从而达到预防艺术品发霉的目的。

  根据美国东北部文献保存中心的指导纲要,艺术品防霉有6个基本策略。组合运用这些基本策略,能够有效地预防发霉,保护藏品。

  保持温度和湿度适中、稳定,使孢子保持休眠状态。温度应低于21°,相对湿度应低于60%。持续监测以确保空间保持在安全水平;保持藏品区域有良好的空气循环,并监测空间内是否有气体凝滞区;切勿将藏品存放在已知潮湿的地方或容易漏水、渗水或泡水的地方;尽可能保持藏品区域的清洁。灰尘和污垢是孢子的藏匿之地,尽可能关闭门窗,给藏品覆盖防尘罩或防尘套,避免灰尘聚集;藏品入库前,要先隔离检查,确认有无霉变威胁;根据制造商的建议,更换暖通和空调系统过滤器。如果以前有过几次发霉,应升级为高效微粒空气过滤器,即HEPA。HEPA对直径0.3微米以上的颗粒物具有99.7%以上过滤效果,包括孢子。

  如前述,控制湿度是防霉的关键。博物馆、美术馆等专业机构大都配有恒温恒湿系统,但私人住所、艺术家工作室、商业场馆等一般场所并不具备这些专业条件。因此,掌握一些简单、实用的防潮技能是很有必要的。

  根据EPA美国环保署发布的《家用防霉和防潮简明指南》,一般场所可以参考如下具体的防潮措施:定期清洁和维修排水系统;保持空调滴盘干净,排水管道通畅;配置2只以上的温湿度计,以便相互校对,避免单只故障造成疏忽误判;冷凝水是高湿度的标志。一旦在窗户、墙壁或管道上看到凝结的水滴,要迅速擦干表面,或用绝缘材料覆盖避免凝水;尽可能将产生湿气的器具,如衣物烘干机、炉灶等放到室外,或安装外排风设备;洗澡或做饭时打开排气扇,打开窗户;必要时配置除湿机;发现漏水和返潮现象,应立即找物业维修解决。

  此外,藏品自身的防潮也要留意。艺术品长期存储时,不能用一般的气泡膜或塑料布包裹。这类材料很不透气,容易聚集水汽而让作品受潮。应该更换透气性好、防潮防尘的专业材料。可能的情况下,艺术藏品应定期拿出来通风晾晒。如果环境潮湿,悬挂时不要紧贴墙壁,以免作品吸收了墙壁的返潮。

  艺术品发霉了该怎么办?

  如果您突然发现艺术品发霉,或者艺术品的存储环境如墙面、货架、包装等有发霉迹象,您应该立即采取措施。霉菌常常会在24-48小时内扩大,迟一步可能损失惨重。艺术品的科学除霉大体可以分为5个关键步骤。

  ●自我防护

  即使非过敏体质的人,接触霉菌也容易引起过敏,有些霉菌还有毒。因此,在处理霉菌之前,必须做好个人防护。一次性丁腈手套、护目镜和医用口罩是最低要求。如果空间内大规模爆发霉菌问题,或者遭受了水灾、浸泡等,霉菌的风险会加大,应当调高个人防护等级。穿上防护服,佩戴N95口罩或过滤面罩等医用装备,在确保安全之前不要进入发霉区域。

  ●区分隔离

  对发霉作品、未发霉作品、包材耗材以及影响区域区别对待,区分隔离。这一步骤对于减少孢子扩散和保护人体至关重要。对于小到中度的霉菌爆发,不必隔离整体区域,只需要隔离受影响的作品和其他物品。

  已经发霉的作品,在安全的情况下,应该迅速转移到单独空间隔离,不要感染其他作品。转移前应将作品装入塑料袋(如PE聚乙烯材质的),以免霉菌孢子转移过程中扩散。到达隔离区域后立即拆除塑料袋,分散水汽,必要时拆除原有装裱或遮罩,避免形成潮湿的微环境;如果问题不严重且不便移动,可以就地隔离。让作品远离墙面、地面等潮湿区域,并用透气性材料暂时覆盖,以防止孢子在区域内扩散;没有发霉的作品,可以放在塑料袋中封存;包材、耗材等一次性材料,应放在塑料袋内封存,不要随意丢弃。切勿重复使用受污染的包装材料。

  ●环境干预

  通过恰当的干预措施,使环境不再适合霉菌生长,是降低总体损失的重要步骤。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检查确定湿度来源。潮湿是诱发霉菌的最重要因素。检查项目包括漏水的屋顶或管道,有冷凝物的外墙面,破孔的门窗,潮湿的地板,堵塞的排水、空调的滴水等等常见的突发湿度来源,应逐项检查。

  其次,要注意降低环境湿度。应尽快将区域内的相对湿度降到60%以下(甚至更低),可以采用的措施包括:如果有可见的积水和水渍,要立即擦干清除;如果室外比室内干燥,开窗通风;使用电风扇,增加室内空气循环。风扇速度和风量要低一些,且不要对着发霉区域或者作品直接吹,这样会把霉菌吹到其他地方;使用除湿机,并及时排水。

  除此之外,还要适当使用干燥剂。常用的干燥剂包括硅胶、活性炭、硫酸钙、氯化钙和蒙脱石等,可以酌情放置,吸收潮气;如果空调系统没有霉菌过滤网,则不要开启,以免空调系统污染;用仪器持续监测和记录温湿度,形成日志,不要凭感觉。

  ●霉菌失活

  失活就是使霉菌失去活性,进入休眠状态,以便清除。活性的霉菌是软软的、黏黏呼呼的,而失去活性的霉菌是干燥的,粉状的。肉眼看不太清的话,可以用棉签蘸一点霉菌样本仔深入观察,必要时借助分析仪器,但不要直接用手摸。

  常用的霉菌失活方法有风干、晒干、冷冻、化学品四种。风干是最安全的方法。平面类作品可以用网架晾在桌面上,书籍可以打开后竖着放,泡水的作品可以垫一条毛巾。有框架的可以放在地上,用东西垫高,离开地面。开窗通风,自然晾干。

  阳光中含有紫外线,的确会加速作品老化。但紫外线对霉菌具有杀灭作用,也能促进干燥。相较之下,短暂的光照除霉是可以接受的。在阳光充足、干燥且无风的日子,将作品放在室外,1天基本就可干透。

  低温会降低霉菌活性,阻止霉菌生长。冷冻前,先把每件作品单独用蜡纸包裹,装入塑料袋密封,贴上标签,进入-20℃以下冷冻。小件作品可以用家用冰箱或冰柜,大件作品需要送入大型冷库。

  ●霉菌清洁

  无论是清洁环境还是作品本体上的霉菌,在确认霉菌失去活性之前,都不要尝试擦除或抹掉霉斑,这样只会留下更大片的痕迹。

  用毛刷一点一点轻轻地扫除粉状霉菌残留,配合吸尘器,直接将霉菌吸走。操作时注意一定要小心,不要把霉菌压到作品更深的肌理里去。吸尘器吸嘴也不要直接接触到作品表面,因为吸力会损坏作品。操作时全程佩戴口罩、手套、护目镜等个人防护用品。

  特别说明,霉斑非常难以从视觉上完全消除。在遇到困难时不能蛮干,应联系专业的艺术品保护师、修复师处理。

编辑:韩丹 责任编辑: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