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笔下的时代新歌经典牛

来源:中国文化报 | 2021年02月12日 17:19
中国文化报 | 2021年02月12日 17:19
正在加载

临刘松年溪林散牧图(国画)局部    清    王翚    广东省博物馆藏

临刘松年溪林散牧图(国画)局部    清    王翚    广东省博物馆藏

“子去丑来腾锦绣,鼠归牛到竞辉煌。”农历辛丑年,也就是俗称的牛年即将到来。回首过去的鼠年,可谓 “实鼠不易”,展望即将到来的牛年,人人盼望“牛转乾坤”。

在我国的十二生肖中,牛排第二位。这一排位被演绎出很多有趣的故事。其中比较为人熟知的是这样一个典故:天地未开之时,混沌一片,鼠于夜半之际出来活动,将天地间的混沌状态咬出缝隙,“鼠咬天开”,所以子时属鼠。天开之后,接着要辟地,“地辟于丑”,牛耕田,是辟地之物,所以丑属牛。牛的地位与重要性不言而喻。

五牛图卷(国画)局部    唐    韩滉    故宫博物院藏

五牛图卷(国画)局部    唐    韩滉    故宫博物院藏

中国自古以来都是农业社会,伴随着农耕文化的发展,牛文化也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地被创造与书写。牛身形庞大有力气,温顺乖巧易驯服,从古代就是人类的好朋友。每年春天,万物复苏时,人们都是牵着牛进行农业生产活动。耕地播种,载拉运送,都是默默无闻的牛儿们的任务与使命。牛帮劳动人民分担了大量的繁重的生产活动,千百年来,人们以激情和睿智表现牛、赞美牛、讴歌牛、崇拜牛,逐渐形成了中国特有的牛文化。

千年土地翻了身(油画)    77×143.5厘米    1963年    董希文    中国美术馆藏

千年土地翻了身(油画)    77×143.5厘米    1963年    董希文    中国美术馆藏

牛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是勤奋、获取少、贡献多的象征,而牛也被寄寓吉祥安泰、继往开来的含义。《周易》中称牛为“坤卦”的象征物,代表生养万物的大地,具有极高的象征意义。史书记载,每到立春节气,官府都会举行“鞭打春牛”仪式,以示春耕开始,并兆示丰年。春牛是用泥土塑造的,塑造土牛始自周代。农历十二月“出土牛以送寒气”,那时的土牛是寒冷的象征。汉以后,“造土牛以劝农耕”,土牛成了春天的象征。古时《鞭牛歌》说:“一鞭曰风调雨顺,二鞭曰国泰民安,三鞭曰天子万岁春”,也是人们将美好希望寄托于牛的写照。古人诗词中对牛吟诵颇多,宋代诗人范成大在《买牛》一诗中写道:“老子倾囊得万钱,石帆山下买乌犍。牧童避雨归来晚,一笛春风草满川。”买牛后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南宋李纲的《病牛》言:“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愿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在赞美牛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同时,托物言志。

牛头 (农民画)    58×77.5厘米     薛玉琴     中国美术馆藏

牛头 (农民画)    58×77.5厘米     薛玉琴     中国美术馆藏

在我国历代造型艺术中,牛的形象俯拾即是。牛形尊是西周中期青铜酒器中出类拔萃的艺术珍品,通体牛型,伸项翘尾作吼叫状。在当时,牛的地位是很高的。天子祭祀时,用牛、羊、猪三牲放于鼎内,曰“大牢”。牛为三牲之首,诸侯以下是不能使用的。唐代的翼牛纹六曲银盘更是一件富有想象力的杰作。在银盘中央,一头带有双翼的神牛展翅欲飞,形象栩栩如生。无独有偶,在古代波斯,常常用翼牛或翼马作为宫殿和城门上的壁饰,以此用为强有力的象征。它可以从一个方面反映出我国唐代与西亚各国之间文化上的交融。此外,我国战国时期的虎牛形案、东汉时期的错银牛灯、北朝时期的铜牛车都是我国历代文物的精品。

掐丝珐琅牺尊    清    故宫博物院藏

掐丝珐琅牺尊    清    故宫博物院藏

在我国历代画家笔下,牛始终是被赞美的对象。唐代韩光的《五牛图》,共画了五头神态各异的大牛。用线粗浑朴拙,恰当地表现出牛的健壮躯体和坚韧的性格,被人称为“千古绝迹”。另外,如宋代阎次平的《牧牛图》,李迪的《风雨归牧图》也都是难得的艺术珍品。

近现代,艺术家也十分喜爱以牛为题材进行艺术创作。著名艺术大家李可染因为爱牛、画牛、敬牛,将牛引为知己,不仅创作了很多作品,还自额其书斋为——“师牛堂”。艺术家潘鹤创作的、矗立在深圳街头的那头威猛、雄健的拓荒牛,则成为深圳的城市标志,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深圳乃至全国人民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

开荒牛——献给深圳特区(雕塑)    1984年    潘鹤    中国美术馆藏

开荒牛——献给深圳特区(雕塑)    1984年    潘鹤    中国美术馆藏

“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人牛力俱尽,东方殊未明。”在神州大地,我们展望新时代的绿色原野,无限赞美“三牛”精神。在艺术家的笔下,我们仿佛看见孺子牛俯下前蹄,待牧童骑上,迈向春天;拓荒牛低头奋进,砥砺前行;老黄牛迎着晨曦,在牧笛声里,充满无穷的力量…… (祝如)

 “十二生肖”——牛(剪纸)    22×22厘米    要红霞    中国美术馆藏

“十二生肖”——牛(剪纸)    22×22厘米    要红霞    中国美术馆藏

牦牛(雕塑)    1960年    刘开渠    中国美术馆藏

牦牛(雕塑)    1960年    刘开渠    中国美术馆藏

牧童牧牛(国画)     70×47厘米    1986年    李可染    浙江美术馆藏

牧童牧牛(国画)     70×47厘米    1986年    李可染    浙江美术馆藏

牛犋变工队(版画)    11.4×18.8厘米    1943年    胡一川    中国美术馆藏

牛犋变工队(版画)    11.4×18.8厘米    1943年    胡一川    中国美术馆藏


初生牛犊(木雕)    1980年   何力平  中国美术馆藏

初生牛犊(木雕)    1980年   何力平  中国美术馆藏

红衣牛背雨丝丝(国画)   151.5×56.5厘米  1952年    齐白石    中国美术馆藏

红衣牛背雨丝丝(国画)   151.5×56.5厘米  1952年    齐白石    中国美术馆藏

拉萨菜市(水彩)     24.3×26.5厘米    1960年    吴冠中    中国美术馆藏

拉萨菜市(水彩)     24.3×26.5厘米    1960年    吴冠中    中国美术馆藏

柳下双牛纨扇(国画)  宋   佚名  上海博物馆藏

柳下双牛纨扇(国画)  宋   佚名  上海博物馆藏

庆丰收(国画)    40.5×34.2厘米    1961年    丰子恺    中国美术馆藏

庆丰收(国画)    40.5×34.2厘米    1961年    丰子恺    中国美术馆藏

耕石(石雕)    1963年    伍明万    中国美术馆收藏

耕石(石雕)    1963年    伍明万    中国美术馆收藏

小牛回家(漆画)   12.5×15.2厘米   1979年 黄维中   中国美术馆藏

小牛回家(漆画)   12.5×15.2厘米   1979年 黄维中   中国美术馆藏

编辑:韩丹 责任编辑: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