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展示冷思考:阿拉丁神灯有多神?

来源:中国文化报 | 2020年12月08日 15:36
中国文化报 | 2020年12月08日 15:36
正在加载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闲步观妆——18、19世纪中国平板玻璃画研究展”虚拟展厅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闲步观妆——18、19世纪中国平板玻璃画研究展”虚拟展厅

仍在全球蔓延的新冠疫情使得每一座博物馆、美术馆都同时面对相同的困境和不同的挑战:在场馆和展厅被迫关闭的情况下,如何拓宽展览的固有概念将其以多样化的形式呈现给公众;在无法直面展品的情况下,如何利用新的媒介手段让公众依然能够“体验”作品;在保持安全社交距离的情况下,如何开展教育活动并以此搭建起公共交流的新渠道;在限流参观的要求下,如何拓展多维参观的可能性;在国际项目几近停滞的情况下,如何与国际艺术界保持交流与交往;在各项资金相对缩减的情况下,如何维持既有项目的饱满和丰富……这些挑战一方面要求博物馆、美术馆机构与从业人员迅速做出反应并付诸行动,另一方面也透露出博物馆事业和博物馆学科即将进入深层变革的讯号。

11月27日、28日,第六届中国高校博物馆馆长论坛、2020全国高校艺术博物馆联盟年会分别在中国传媒大学和中央美术学院举行,与会嘉宾围绕“后疫情时代博物馆的发展”和“疫情常态下的高校美术馆:策略与应对”,共同探讨了博物馆、美术馆事业变革发展的新趋势,其中疫情后的数字化战略成为讨论的焦点。

疫情常态下的阿拉丁神灯

童话故事中的阿拉丁借助神灯精灵的威力,最终战胜了魔法师当上了国王。技术进步与数字化探索能否成为博物馆界应对挑战的法宝?

当前,我国各级、各类博物馆、美术馆已全部开放。然而由于全球不同国家仍处在不同的疫情危机之下,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博物馆有的仍在严格控制措施下进行开放,有的博物馆还处在关闭状态,有些博物馆已经宣布永久性关闭。此次疫情已使得全球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和治理体系、生活方式、学习形式发生巨大变化,这也给博物馆、美术馆发展带来一系列挑战。

据国际博物馆协会副主席、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安来顺介绍,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博物馆协会的调查,疫情期间,全世界有8.5万座博物馆闭馆,其中18%面临永久性闭馆。同时,许多国家的博物馆面临财政预算大幅削减、社会赞助严重萎缩、员工失业或降薪日趋严重、大型项目被迫停摆等困难局面。“新冠疫情对全球博物馆的社会开放、财政状况、业务功能的影响是真实可见的,也是深远的。在我国,疫情对博物馆的短中期影响虽尚未明显显现,但由于诸多因素,特别是疫情对我国经济的冲击以及国际疫情能否得到根本控制,仍对我国的宏观政策有诸多影响。因此,博物馆的财政状况和展览举办也有很多不确定性。”安来顺说,应对疫情挑战将成为博物馆的新常态。

当前,我国的博物馆、美术馆大多仍实行预约参观制,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发挥着其文化传承、思想教育和教学辅助等重要的育人功能。随着新冠疫情的常态化影响,许多博物馆、美术馆正借助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科技的力量,变革原有的服务方式,调整工作思路和发展战略,通过门户网站、移动客户端、微信小程序等载体,加快数字化服务进程,尤其陈列展览快速进入线上、线下联动并举的新模式。“新冠肺炎疫情客观上让线上资源和虚拟技术与博物馆产生了前所未有的联系,数字技术在本次抗疫中的作用得到了充分验证,社会对博物馆线上资源的认可度大幅提升。”安来顺说。

叙事才是变革的要害

疫情之下,线上美术馆曾一度成为所有实体博物馆、美术馆的即时性应对方式和选择。美术馆课堂、美术馆剧场、虚拟展厅、在线公教等线上课程也使得美术馆、博物馆成为一个多媒介平台,甚至发挥出很多综合性传统媒体的功用。如今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检验,线上展示平台的效果如何?怎样的呈现方式和策划思路更适合线上平台?

展览叙事的改变是博物馆、美术馆策划展览时最为显著的特点之一。“叙事”原本是文学研究中使用的概念,但如今已应用在很多其他的学科领域。尤其随着数字技术的应用,美术机构在策划展览时更为注意展品及相关物品和配套研究的叙事功能和叙事手法。“2020中央美院线上‘毕业季’采用了3D虚拟技术,每个学院的毕业生作品都陈列在虚拟展厅中,观众点击作品后,会看到作品的名称、作者、院系、导师、材料、作品简介、作品详情等诸多信息,还可以放大图片,观看作品的细节甚至机理等。”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张子康说,以往线下毕业季的观众约为60万人次,但此次线上展的点击量已近2000万人次,正是由于传播方式的改变,吸引了更广泛人群的关注。

早在2015年,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在推出“审物——张其翼绘画艺术与文献展”时,46天的展期中即在微信公众号上进行了16次推送。“该展览准备了两年多时间,很多有价值的文献资料和图片不能在展厅中呈现,非常可惜。我们在微信推广的过程中链接了作品的方方面面,比如草稿、照片、创作笔记、学术文章等,既增加了展览的厚度,也扩宽了展览的包容性和可读性。更有意义的是,观众在公众号上的互动和留言使我们发现了很多新的、有价值的研究线索,这也使我们更加注意展览策划的叙事方式。”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常务副馆长王伟毅说,数字技术为美术馆的展览叙事提供了新的可能,即使不“搭建”模拟美术馆的线上展厅,也可通过展品的相关“链接”“搜索”“互动”等功能,满足不同观者的需求。“‘深度链接’可使不同层次的观众获得不同于线下展览的观展体验,补充线下展览所不能为之的部分。”王伟毅说。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在今年2月至5月的3个月时间内,在清华艺博官微共发布微信42篇,其中“展览、藏品欣赏、直播微信”36篇,总阅读量约 22万人次,而以往这一时间段的观众量为10万人次左右。由此可见,数字化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率,博物馆通过“云端”传播展品故事,实现了“连接”象牙塔内外的交流。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杜鹏飞认为,疫情期间加速发展的各种线上活动,将在今后成为实体博物馆活动的重要补充,而疫情期间积累的经验和成果也使博物馆重新思考未来建设与发展方向,为今后实体空间的展览提供更多可能性。

不是点缀和引线,是另一种探索着的生活

数字化的快速发展使博物馆、美术馆的公共文化服务得到更多关注,这也使得博物馆、美术馆与社会的粘合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和强化。然而,今天的数字技术是否可以实现无墙的美术馆?数字展览对人的美育功效和感知是否与实体美术馆相同?这一问题仍值得探讨和思考。

“疫情发生后博物馆、美术馆都在做线上展览,但大量的展览却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或观众期待的水平。”在王伟毅看来,建立在收藏和研究基础上的展览是美术馆的基本工作,观众走进美术馆参观,并在观看中不断提出与自身相关的问题,或寻找相关疑问的答案,其感悟是通过对艺术品的欣赏体验而完成的。而基于数字技术的线上虚拟展览,则使最基本的展览构成品——传统意义的物(艺术品)与人(观众)都消失了,而失去了体验性的艺术品也失去了其完整性和吸引力。尤其是在参加博物馆、美术馆线上活动的人群中,目前仅有不到五分之一的人群使用了馆内的数字藏品资源。因此,如何突破线上资源仅仅局限于宣传推广策略,而将自身的藏品和文化艺术资源进行有效延伸,使其真正具有教育意义是值得探讨的命题。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疫情期间在线上、线下做了很多尝试,尤其围绕美术馆作为多种媒体平台做了众多活动。但该馆也在思考数字资源和实体美术馆对于观者的意义。“虽然多样化的媒介突破了物理空间和专业壁垒的限制,让艺术作品获得更广泛的传播,但是在这种传播的过程中,视觉艺术到底是被削弱了还是加强了?它们只是作为一个插图出现还是获得真正的有效传播?在线公教项目看上去非常热闹,拍出的图片非常好看,但是在启迪智识、推动市民美育的过程中它们是否有效?”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陈晓阳认为,越来越多的线上展览正使人们变得麻木,因为无论多么深刻的思想和凝重的作品,都是观者用手机“玩”的东西,无法真正触碰其内在的感知系统。“美术馆的展厅非常重要,它提供原作的力量,观众可在此形成自身与作品的关系,这样的场域不可缺失,这也是数字媒介永远无法代替的。因为‘物’是有灵的,而数字媒介恰恰最缺乏这一点。”在陈晓阳看来,运用公众号或其他方式推送展览消息和展示作品正在逐渐失去吸引力,艺术机构应该进一步思考数字技术带来的新变革,博物馆、美术馆的线上资源不应仅仅局限于博物馆的宣传推广策略,更应是博物馆藏品和文化艺术资源的有效延伸。

在张子康看来,博物馆、美术馆传播方式的转变和创新使观众的视角更为广阔,获得艺术信息和艺术知识的渠道更为便捷。数字技术所带来的不仅是便捷的观展体验,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获得方式的改变。而随着当代艺术创作与数字技术越来越紧密的结合,博物馆、美术馆的数字化应用也为推动当代艺术发展提供了不可忽视的动力与平台。

在当前疫情常态化阶段,美术馆和博物馆如何维护藏品的管理、展览展示以及公共教育活动有序地进行,如何发掘文化艺术的力量,如何发挥美术馆的社会美育的功能……这是每个馆都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美术馆策略变革的一个契机。尤其在当前行业内广泛采用的策略中,哪些是在疫情这一危机时刻下较为有效的,哪些不仅短期有效更值得纳入到博物馆未来发展规划之中,哪些又存在短板和进一步调整的空间?此刻,在疫情常态化与国内疫情防控形势向好之际,在国内各类博物馆普遍开放之际,已经是时候对危机策略进行总结反思,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趋势进行前瞻预判。

编辑:韩丹 责任编辑: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