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博会,“抗疫时代”的顽强绽放

来源:中国文化报 | 2020年08月24日 17:42
中国文化报 | 2020年08月24日 17:42
正在加载

往年的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上人气很旺

往年的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上人气很旺

       艺博会作为艺术行业发展的助推器,在反映当代世界艺术面貌的同时,也在推动着艺术生态的良性发展。艺博会是一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艺术学术推广的重要助力。随着疫情的突如其来,国内外很多艺术博览会的既定计划都被打破,被迫停办或者延期,不仅对艺术博览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画廊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日前,作为“北京当代”2020博览会首先亮相的单元,“金汤”艺术展在北京举办。8月21日,第八届济南艺术品博览会在济南舜耕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因疫情而在国内停摆了近半年之久的各大艺术博览会也因此拉开了序幕。据了解,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艺术上海国际博览会、广州艺术博览会、深圳国际艺术博览会等国内的知名博览会都在紧锣密鼓的筹备当中。在疫情的阴影笼罩下,艺博会的发展受到了哪些影响?各大艺博会又将如何应对?

       一级市场受冲击不小

       这疫情,对于艺博会的影响有多大?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国内几乎所有的艺博会都停办或者延期了。香港巴塞尔从线下转移到了线上,往年在4月至6月举办的艺术北京、艺术厦门、艺览北京、艺术成都等内地的重要艺博会,今年也迟迟不见踪影。

       据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的艺术总监吴正田介绍,受疫情影响,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的开幕时间一再推迟,至今依然没有确定,此外,可以预见,艺博会规模将会缩小。“由于国外正在疫情期间,此次的博览会将会以国内的画廊为主,目前已经确定有50多家国内的画廊参展。这是一个特殊的时期,因为国内外很多艺术博览会的推迟和取消,对画廊的经营和运转产生了很大影响,尤其是依赖艺博会的画廊,因此我们将会给予画廊等艺术机构50%的优惠,以抱团取暖,共同度过这次危机。”吴正田说。

       “今年的疫情,对艺术博览会的举办造成非常大的困难。上半年几乎所有的博览会都被迫取消,下半年举办的讯息目前也尚不明晰。”“一带一路”艺术上海国际博览会总策展人顾之骅直言,“我们也遇到很大的挑战,去年的101家参展画廊中,海外展商的占比达40%,而今年绝大部分都无法参展。因此,我们及时做出调整,着眼于国内的画廊,同时增进与艺术机构间的合作,整合双方的优势资源,通过博览会为画廊拓展销售渠道、创造良好契机,让艺术上海成为艺术品观赏和交易的常态的平台。”

       在广州艺术博览会艺术总监彭文斌看来,这次疫情,已经对全国的画廊和艺博会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洗牌”,也再一次体现出“优胜劣汰”的市场法则。他表示:“当前,不少画廊并没有走出传统的业态,且是怀着急功近利的心理进行经营,这种不规范的经营方式是不可能走长远的。艺博会的停办或延期,对画廊业而言是极大的考验,一旦缺乏了博览会平台的支撑,画廊便只能自谋出路。抗风险能力低的画廊往往在第一轮洗牌时就会被淘汰,而最终能在市场立足的,都是高质且具备资本实力的画廊。如果画廊没有专业的艺术经纪体系、没有学术兼市场综合的艺术经理人、没有直言不讳的艺术评论家群体,画廊生态则很难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体系化建构的契机

       北京当代·艺术展是由策展人鲍栋创立的博览会品牌。今年的博览会定名为“‘北京当代’2020”。该博览会以“艺述”“价值”“未来”“活力”“众望”五个单元为基本框架。今年,受疫情影响,全球各大博览会都遭遇到了重大挑战,北京当代艺术展也不例外,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北京当代艺术展及时调整了艺博会的举办形式,将原有的五大单元打散,并将在夏秋之际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在多个艺术地标陆续举办。

       其中,艺述单元“金汤”艺术展在北京三里屯CHAO艺术中心亮相,这里也是北京时尚、娱乐、夜生活等最为活跃的区域之一。鲍栋介绍,之所以选择CHAO艺术中心作为展览场地,一方面是出于档期的考虑,以往策划的主题展览因场地所限,往往仅有3至4天的展出时间,这次希望拉长展期,并为其争取更多的受众;同时也希望将艺术与生活嫁接,让艺术展览成为更多人的生活方式。

       据了解,今年的第25届秋季广州艺博会将于12月3日至6日举行。据彭文斌介绍,艺博会的筹备已进入到下半阶段,较之以往,艺博会的招展模式也在进一步升级,由原来的仅“卖展位”转变为“卖艺术成交解决方案”,从原来的平台提供型服务转变精准营销型服务,聚焦广州艺博会24年的经验、资源,专业定向包装经纪优秀艺术家,期望能从更专业、更长远、更国际的角度推动艺博会的创新发展。“目前,招展工作已完成接近90%,目前确定的参展艺术机构和艺术家工作室已经有300多家,参展商不乏艺术名家与知名画廊,其中既包含有以往合作过的老牌参展艺术机构,也有年轻新面孔的加入。经典名家与新锐力量的加持,本土与国际的相互融合,相信能为艺术行业的繁荣及城市美学的提升带来全新的力量。”彭文斌说。

       今年是特殊的一年,由于疫情的波及,艺术行业的不稳定因素较之以往会更多。艺博会又该如何保证自身的品质呢?彭文斌表示,“我们会通过不停地升级服务体系、升级服务版本、升级艺术学术与市场交易的有效结合方案来推动广州艺博会与本土艺术生态的良性发展。”鲍栋则表示,疫情所造成的局势,尤其是“逆全球化”的甚嚣尘上的确挑战了现有的博览会结构,但反之也促使组织者和公众依赖于新技术,互联网带来的全球化。“对于中国来说,反而是建构自己价值体系、文化体系的一个契机。作为一直坚守本土路线的北京当代·艺术展并不想简单复制全球通用的范本,也有信心走出一条自己的道路。”

       线上+线下 塑形艺术新业态

       疫情之下,当实体空间无法实现展览等聚拢人气的功能时,互联网的优势凸显出来。因此,几乎所有的艺术机构都选择通过互联网拓展自己的覆盖范围,艺博会也是如此。香港巴塞尔今年就首次取消现场展示,并于3月18日至25日推出线上艺博会。据香港巴塞尔线上艺博会结束后的数据显示,线上艺博会的观展人次突破25万,轻松超越了往年线下观展的记录。虽然销售额不一定尽如人意,但也为画廊提供了一次展示和销售的机会。

       内地的艺博会也注重十分线上展示和交易。以广州艺博会为例,在前期,广州艺博会将通过“互联网+”的组合模式,为艺术机构和艺术家的发展提供更丰富、更多元、更先进的推广渠道,构筑起全面的宣传体系。借助于互联网媒体矩阵的有力搭建,在后期,随着疫情态势的逐步稳定,广州艺博会也在开展着各式的线下学术展。如“疫后·艺启”广州艺博会2020艺术巡回展(广东)、汇悦台高端艺术沙龙等,从学术研究和商业探索的双重视角出发,进一步提升艺术家的学术影响力与国际知名度。通过“线上+线下”的运营方式,深度构建收藏联盟体系,推动广州艺博会的升级创新与艺术行业的发展。

       据相关媒体报道,包括艺术北京、北京当代、艺览北京、影像上海、艺术成都、艺术厦门、南京扬子当代艺博会等,其中有一半的艺博会平台机构也表示将在未来考虑发展线上艺博会或线上交易的想法。

       实际上,有很多艺博会早已经开始拥抱互联网。以艺术上海国际博览会为例,顾之骅介绍,艺术上海从去年品牌落地时便已经开始构建联动的模式,去年展前便已发布线上平台,今年更进行了优化和升级。“在线上部分,我们克服了技术上的难题,加快了进度,提前接入了支付系统,为画廊创造更多线上成交的契机。”艺术上海还开创了“4+365”线上线下联动的模式,“‘4’是实体博览会的4天时间,也代表着4大功能,而‘365’就是我们着力打造的艺界新业态——365天不打烊的线上博览会,以及365天不间断的线下活动。未来,艺术上海也将致力于为大家带来线上、线下更多更好的艺术服务和用户体验而不断前进。”顾之骅说。

       “线上艺博会”的迅速崛起与火热,让人们看到了互联网所具备的便捷性、稳定性、融合性与开放性,看到了“互联网+”的力量。线上观展模式不仅打破了年龄、地域、身份的限制,也满足了艺术爱好者的多重需求,更为艺术家提供了多样化的宣传渠道。它打破艺博会原有固定模式的同时,也为艺术行业带来更多的发展可能性。但是在所有的艺术博览会从业者看来,线下艺博会是不会也不能被取代的。彭文斌表示:“线上艺博会虽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便捷性,但其终究是虚拟现象。线下艺博会的艺术氛围、空间体验、圈层互动等是线上艺博会无法取代的。对于城市生活美学的普及、大众审美能力的提升及国际文化艺术的交流,线下艺博会能起到更有力的推动作用。同时艺术品作为高额消费商品,原作与图片的感觉偏差对交易行为会有一定的影响。”

       策展人、美术馆运营机构创办人、独角兽艺博会发起人梁克刚也表示:“艺术市场属于一个特殊行业。对于艺术品而言,它首先有身临其境、亲身体验的需要,大量的艺术作品并不能简单地通过网络图片或视频就能达到欣赏体验的效果。艺博会并不是简单的交易平台,它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是社交。好的艺博会并不仅局限在销售,它还为整个艺术圈中的艺术家、经纪人、藏家、艺术机构搭建起一个重要的社交平台。其社交功能并不是线上或发邮件就可以代替的。”

       顾之骅则表示:“艺术品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它无法完全依赖线上展示,仍然需要线下的实际体验。因此,必须将线上和线下进行结合。线上平台和线下博览会相互依存、互为补充,这将成为一个全新的、具有更大空间的艺术新业态。”

编辑:韩丹 责任编辑: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相关推荐